宣德炉作为中国历史上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它的价值与地位是其他古董所替代不了的。
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宣德炉在宣德中期模仿宋代的烧斑,掩盖了炉的本质,就用一种外国产的卤液浸润、擦拭、薰洗,把色彩变为蜡茶。
一个好的宣德炉,首先铜质要好,其次型制要入谱,皮色要漂亮,款识要精细。
古人讲宣德炉最妙妙在皮色也:“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由于用料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宣炉的颜色具有极为特殊的古朴大雅的韵味,这也是其能成为炉中之王的一个重要原因。
宣德炉不仅色质典雅,皮色的种类也十分丰富,有水白色、藏经纸色、蜡茶色、朱砂斑、栗壳色、琥珀色、甘蔗红色、桑椹红色、猪肝色、石榴皮色等等。
宣德炉款识字体包括楷书、篆书、仿宋、隶书、上古书体,工艺分为铸、铸后修磨、刻等。
款识分类如下:
宣炉款 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
纪年款 宣德年制、崇祯年制、正德年制、乾隆年制
名称、姓氏款 胡文明制、石叟、壬午年子俊制、朱三立印、许氏家藏
斋堂款 一善堂制、深柳书堂、月友琴居、袖云居、玩竹斋、乾清宫
文、词款 山高水长、晨兴半柱茗香、风光霁月并置
其他款 宣、宝、仁等单字款;双龙、太极、花等图形款
香炉在香道及香事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经过历史的传承,香炉的器型和材质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精彩纷呈。如今的藏界,香炉遍地开花,且寻购者日增,并屡次问鼎精品,普通藏者更苦苦追寻珍品。
明清香炉不仅是国家礼乐祭祀的政权象征,也是文人雅士书斋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环节。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注定其在艺术品收藏之中独具一席地位,铜炉收藏所蕴含着的丰富而厚重文化内涵绝不逊色于瓷器,未来市场价值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