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罗非鱼繁殖
雌、雄鱼的鉴别
性成熟的罗非鱼雌、雄鉴别较为容易,通常肉眼即可区别。罗非鱼腹部肛门后部有一小生殖突起,雌鱼生殖突起有2个孔,生殖孔开口位于靠近生殖突起的中间,泄尿孔位于生殖孔之后开口于生殖突起顶端,而雄鱼在生殖突起上仅为1个孔,即泄尿、生殖合为一孔,称泄殖孔。 [1]
亲鱼的选择和搭配
繁殖用亲鱼,应尽量选择个体大、生长快、体质健、无伤病的优良种个体,这样可使后代保持遗传优势。尼罗罗非鱼雌鱼一般挑选个体体重在150克以上,雄鱼则选在250克以上的为宜。罗非鱼繁殖时,雌、雄比例一般为3-5∶1,雌鱼应多于雄鱼,这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1]
亲鱼繁殖池条件
一般选择667-1334平方米的池塘为宜。池形以东西向长的长方形为好,池底平坦,土壤以轻壤土或砂壤土为佳,便于亲鱼挖窝。繁殖期间水深控制在0.8-1米,有利于水温的提高。 [1]
罗非鱼产卵育苗
罗非鱼具有成熟早、1年多次产卵、亲鱼挖窝繁殖和口含孵化育 苗等生殖特点。以尼罗罗非鱼为例,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孵出鱼苗起,一般需5-6个月时间性腺可以发育成熟,1年内能产孵2-4次。目前我国饲养的罗非鱼生殖习性基本都属口育型,即罗非鱼鱼卵、鱼苗在亲鱼口中孵育而成.当水温在19℃-33℃繁殖适温时,性成熟的罗非鱼雄鱼不仅体表呈现出明显的婚姻色,并且独自游至池水浅滩处用口挖掘和尾鳍清扫淤泥,在池里建成呈圆锅形的产卵窝。雌鱼每次产卵一般是分批产出,通常是每隔2-3分钟后重复上述产卵、射精、含卵等连贯动作,直至雌鱼产尽本次应产的卵。如在水泥地、水族箱等无法挖窝的环境中,雄鱼则以尾鳍清理底部,划地为窝,进行上述产卵受精活动。 [1]
当水温为30℃左右时。受精卵在雌鱼口中经4天左右孵出鱼苗。孵出后的鱼苗仍留在雌鱼口中,以免受水中敌害侵袭或因对环境不适而造成死亡。待鱼苗卵黄囊完全消失并且具有一定游动能力时,鱼苗离开母体口腔,不过继续成群游动在雌鱼身边,若遇危险,鱼苗迅速集成一团,雌鱼则将鱼苗吸入口内,待环境安全时再吐出鱼苗。 [1]
罗非鱼苗种培育
当鱼苗体长达0.8厘米左右时,便脱离亲鱼,集群游动于池边
。此时,采捕鱼苗移至鱼种池内进行培育。目前,采苗一般由捞苗和捕苗两种方法。捞苗法操作时沿池边浅水处一手推用40目筛绢做成的小网箱,另一手用由同规格筛绢制成的三角抄网在水深30-40厘米处向前捞取,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捕苗法通常是在鱼苗大批出现时,每隔5-7天用被条网捕1次苗,时间宜安排在晴天上午9-10时进行。鱼种池塘的面积以333-667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池塘的其他条件与繁殖池相同。鱼种池应先消毒清塘,再施基肥。目前普遍采用混合堆肥施肥法,在池塘边挖一坑,将草、粪等按比例放入坑内腐烂,施用时取出肥料加水稀释后泼入池中。在鱼种培育期间,除通过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外,同时还需辅以投饲豆浆、米糠等饵料。一般在鱼苗刚入池1周内,每日每亩投饲1.5-2公斤黄豆磨成的浆,以后随鱼体长大渐增。当鱼体为2-3厘米长时,每万尾鱼苗每天应投1.5-2公斤米糠。在培育后期还可投饲芜萍、小浮萍等。鱼种培育以适当稀放精养为宜。在适宜的饲养环境中,每亩若放10-15万尾鱼苗,经15-20天培育,则可长至3厘米左右。在目前生产中,一般将鱼苗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时,再移至成鱼池内饲养成商品鱼。
[1] 罗非鱼成鱼养殖
一般采取单养和混养两种形式。单养罗非鱼,在水深1米的池塘内,每 亩放3厘米规格鱼种3000-5000尾,产量可达300-400公斤。混养又可分为以罗非鱼为主体鱼和以家鱼为主再搭养罗非鱼两种形式。以罗非鱼为主的成鱼池内放养3-5厘米罗非鱼种2500尾,养成规格可达180-200克/尾。以家鱼为主的池塘内搭养罗非鱼可增产10%-20%。罗非鱼成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因此无论单养或以家鱼为主的混养,水质均应肥沃。通过施肥方法培育水质,使水体内有丰富的生物饵料。一般每周每亩施粪肥100-150公斤或施绿肥200-300公斤。在饲养期间,采取定期注水或换水的方法,促使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水体保持充足的浴氧,有利于罗非鱼生长摄食。 [1]
![](http://img11.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409/516/4_401938b4a12db909d6a53499db1db7d2.jpg)
![](http://img11.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231/226/4_628f27f2b32975e42be9b38ea78d3239.jpg)
![](http://img12.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813/633/4_87fd0e31b109e6eedd25cb7d29efb6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