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调研掌握的最新情况和数据,2014年之后,大红酸枝原材料进口量一年比一年低,目前仅相当于往年同期的10%(或者更少),该材质的家具产量也只有往年的20%左右。”
自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实施以来,人们更加意识到了交趾黄檀的珍贵和稀有性,从源头到家具终端市场都出现了抢购现象。
“预计未来几年内,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喜爱红木家具的消费者需要结合新的形势,为自己的购买和收藏定位。”专家在采访中告诉小编。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专家从老红酸枝的历史使用情况和自明清家具延承下来的历史优越性等方面做了分析
首先,老红酸枝和黄花梨、紫檀一样,过去都曾经是皇室宫廷家具使用的重要材质,这是既成历史,不会因新材料的出现而被改写。
故宫使用过的家具材料拥有历史注定的特殊身份和优越性,沿袭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追随心态,当年皇帝用过的东西,今天的高端人士自然也会乐于追求和使用。
其次,在收藏领域,老红酸枝则是被收藏家们普遍认可的红木家具“老三样”之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明清老家具收藏热兴起之后,红木家具迅速进入世人视野,它和陶瓷、青铜器、书画、玉器一样成了国际收藏家竞相追逐的中国古董艺术品。而红木家具中能进入收藏家眼中的上品,唯黄、紫、红这老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