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面膜包含两类重要的成分:表面活性剂和低沸点、易挥发的成分。这两类成相互配合,在皮肤上产生泡沫。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糖苷类(比如月桂基葡糖苷、癸基葡糖苷等)、氨基酸类(比如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甘氨酸钠等)、两性表面活性剂(比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这些成分是不是很眼熟,都是洗面奶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丰富的泡沫。不理解的小伙伴,可以想想洗面奶的泡沫。
低沸点、易挥发的成分主要有:醚类(全氟异丁基乙基醚、全氟丁基甲醚、甲基全氟丁基醚、乙基全氟丁基醚等)或易挥发性的烷类(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己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当这些成分接触皮肤后,在体温的作用下逐步挥发,当遇到上面提到的表面活性剂时,发生界面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
这些低沸点、易挥发的成分,可以产生泡沫,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但并没有任何护肤作用,只是一种概念炒作。有主播宣传泡沫越多,脸部越脏,是赤裸裸的智商税。泡沫多少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起泡剂”共同作用的结果,和脸部干净程度没有半毛钱关系。
至于泡沫越多,脸上毒素越多,更是无稽之谈。有多无知,才会得出这种怪论。其他“注氧、活氧、赋氧、小气泡”等概念,十年前就已经被揭穿了,现在就不要出来忽悠人了。
泡泡面膜真正的作用是:清洁+保湿。上文已经分析过,泡泡面膜的核心成分,包含具有清洁能力的表面活性剂,温和洗面奶常用成分,这些成分在面部停留10-15分钟,可以清洁面部的污垢和油脂。皮肤清洁干净,光鲜反射能力强,看起来变白,但这种白,和肌肤黑色素被分解后变白还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性是有限度的,如果长时间停留在面部,有一部分会吸附在皮肤表层,渗入肌肤内部,破坏细胞间质构成,使胶原蛋白发生变性,刺激皮肤,让肌肤干燥、紧绷,甚至产生过敏反应。
正常肌肤如果不频繁使用,大部分可以承受泡泡面膜的刺激性,不会给肌肤造成严重的问题。如果是敏感脆弱的薄皮,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这类皮肤要慎用泡泡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