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中期,国家已选择以焊接机器人的工程应用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从而迅速掌握焊接机器人应用工程成套开发技术、关键设备制造、工程配套、现场运行等技术,即以机器人焊接工艺为龙头,开展焊装线总体设计、线体总控及多机通讯,新型焊接机器人用焊接电源、送丝机构、焊缝跟踪系统、机电精度、控制技术等开发及完善化,以及几条焊装生产线的全套应用及其可靠性作为主攻目标。
90年代后期是实现国产机器人的商品化,为产业化奠定基础的时期。国内一些机器人专家认为:应继续开发和完善喷涂、点焊、弧焊、搬运等机器人系统应用成套技术,完成交钥匙工程。在掌握机器人开发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应用领域,从汽车制造业逐渐扩展到其他制造业并渗透到非制造业领域,开发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及各类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型机器人以满足不同行业多层次的需求,开展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的研究,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作用。在此过程中,嫁接国外技术,促进国际合作,促使我国工业机器人得到进一步发展,为21世纪机器人产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对商品高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普遍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自动化要求日益迫切,在电子、家电、汽车、轻工业等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趋广泛,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将在21世纪得到普及,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国外的挑战,我们要把握这一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跻身于机器人强国之列而努力奋斗。
![](//img11.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139/771/4_fa8b706355f865dd0155a7e9a6a73f0e.jpg)
![](//img11.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899/723/4_de4383bbd2ea3cb67c9518f6f9fadb2c.jpg)
![](//img11.makepolo.cn/images/formals/img/product/994/167/4_5202eb0769c526ee4658e3ec19c3de2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