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铸铁是含碳较多的铁,但其含有物并不如此简单。在实际上铸铁包含少量的锰、硅、硫、磷等。此等少量金属的存在,对制造、加工及最后性质上均有很大的影响。
适合搪瓷工业用的铸铁成分(化学组成)(重量%) |
| 碳(总量) | 石墨形碳 | 化合形碳 | 硅Si | 锰Mn | 磷P | 硫S |
范围 | 3.25~3.60 | 2.8~3.2 | 0.22~0.52 | 2.25~3.0 | 0.45~0.65 | 0.6~0.95 | 0.05~0.10 |
理想成分 | 3.25~3.35 | - | - | 2.5~2.6 | 0.45~0.6 | 0.6~0.7 | <0.09 |
铸铁成分的控制主要在适合铸造及涂搪工程,其熔化时必须有相当的流动性以充满铸模,而且不产生气泡及大量熔渣(slag)。各种主要成分对性质的影响,略述如下:
①碳(C)
铸铁中碳的含量远低于3.7%为宜,因铸铁中的总含碳量高,其中石墨型碳和渗碳体也相当高,它们在高温下烧成时,易分解出大量CO,CO2气体造成瓷层缺陷。总含碳量大于4.2%的铸铁,不宜用作搪瓷材料的胚体。
②硅(Si)
同锰一样增强铸铁的硬度和弹性,同时促进石墨碳的分离和阻碍渗碳体的作用,对搪瓷材料是有利的。如果含量>2.2%时,铸件的性质容易向硬而脆发展。但是过量的硅会造成石墨组织变粗,密着降低及出现孔隙。
③锰(Mn)
锰含量在0.5%以下时可使铸铁软化,但含量超过2%时反而使铸铁硬化。同时锰可以促进碳熔解于铁中,少量的锰可以增加铁的韧性。
④磷(P)
0.7%以下的磷对铁的性质影响很小,但是大量加入时却使机械性能减弱,铸铁表面发生皱纹。磷可减低铁的收缩率,增加软化程度。此外磷对熔融铁水,有增加其流动性的功能,有助于薄片或复杂外形对象的浇铸。
⑤硫(S)
硫有助于化合碳的形成,增加铸铁硬度、脆性及收缩率。由于硫会减低铁的机械性能,同时会产生形成搪瓷缺陷的气体,故其含量必须保持在0.1%下。
铸铁的化学成分对于热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影响。碳和硅的影响最为强烈;硅的含量小于1.7%时,铸铁的膨胀系数高,硅的含量增大时,铸铁的膨胀系数降低。其他的元素对于铸铁的膨胀系数不起显著的影响。
搪瓷铸铁的膨胀系数 |
温度℃ | 涂搪前 | 搪烧后 |
20~100 | 315~335×10-η | 350~360×10-η |
20~200 | 335~350×10-η | 360~372×10-η |
20~300 | 351~360×10-η | 370~380×10-η |
20~400 | 366~379×10-η | 387~391×10-η |
20~500 | 378~390×10-η | 400~405×10-η |
由上表中看到,搪瓷后铸铁的膨胀系数是增大的。这是因为在搪烧时铸铁成分中的碳化合物发生分解,并且铸件组织在烧成时发生其他变化的缘故。总的来说,灰口铸铁在搪烧后的膨胀系数,平均在400×10-η左右。
来源:湖南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