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冷补料是由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复合材料,它在道路养护和修补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生产工艺
沥青冷补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原料准备:准备石粉、砂石等矿物料,以及沥青、柴油和添加剂等原料。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筛分、破碎、洗净等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粒度满足要求。
- 沥青加热:将沥青加热到120~140℃左右,使其达到适宜的温度和流动性。
- 混合搅拌:按照掺配比例,将柴油和添加剂加入沥青当中,进行循环或搅拌均匀,温度保持在100~120℃。再将预处理好的矿物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中,与加热后的沥青、柴油和添加剂进行充分的混合,确保矿物料与沥青的均匀分散。
- 温度与混合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混合料的温度,确保加热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通过设定混合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保证混合料的混合度达到标准要求。
- 采样检验:定期取混合料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密度、压实度、粘度等,将测试结果与产品标准进行对比,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
- 打包与存储:将冷却后的混合料按照一定重量装入塑料袋或桶中,进行密封包装。生产好的冷补料可以露天堆放或者袋装保存,随到随取,减少浪费。
二、主要特性
- 无需加热和搅拌:沥青冷补料在常温下即可使用,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 耐温性强:可以在-20℃至50℃之间使用,适用于雨雪潮湿的恶劣环境。
- 抗老化性能强:修补的坑槽寿命在10年以上,不易产生龟裂等不良现象。
- 粘结力强:与骨料之间具有很好的粘结力,能够保证修补后的路面与原路面粘结牢固。
- 抗水性能好:有效防止水分渗透,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
- 施工简单:修补时无需粘层油,备料可随用随取,不需要重型施工机械,可根据路面的不同修补情况采用压路机压实、冲击压实或人工压实。
- 容易保存:常温下可露天存放两年以上,袋装密封成品存放时间可更长。
- 绿色环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和黑烟,且成品不溶于水,不会污染大气和地下水。
三、主要应用
- 道路修补:能够快速填充道路上的裂缝,有效防止水分渗透和进一步扩大损坏。对于路面上的坑洼、坑洞等损坏区域,沥青冷补料能够迅速恢复路面平整,减少行车颠簸和安全隐患。
- 特殊区域修补:可用于修补井盖及检修孔周边,为道路设施提供更为坚固的支撑。由于其良好的粘结力和柔韧性,也适用于桥梁伸缩缝的修补,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稳定。
- 其他场景应用:可用于停车场、机场跑道、小区挖补、管道回填等多种场景的修补工作。
四、技术原理
沥青冷补材料是一种与普通基质沥青具有相似物理化学功能的聚合物胶结材料,其核心内容取决于彩色透水沥青材料的制备,这种材料是由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共混而成,通过特定的制备过程制成。
五、优势对比
与传统材料相比,沥青冷补料具有显著的优势。传统材料通常需要加热搅拌,施工流程复杂,效率低下。而且,传统材料在耐温性、抗老化性能、粘结力等方面往往不如沥青冷补料。此外,传统材料在施工和保存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更多的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沥青冷补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道路养护和修补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