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浆料是一种专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管(孔)压浆施工的材料,主要用途如下:
一、保护预应力筋
- 在后张法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筋(如钢绞线)被锚固在混凝土构件中。压浆料能够填充在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内,防止预应力筋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空气、水分、化学物质等)的侵蚀。例如,在跨海大桥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墩中,海水和海风中的盐分对金属材质的预应力筋腐蚀性很强。压浆料就像一层保护膜,将预应力筋与恶劣环境隔离开,大大延长了预应力筋的使用寿命。
二、保证预应力的有效传递
- 压浆料在凝固后能够与预应力筋和混凝土紧密粘结。当对预应力筋施加拉力时,这种粘结作用可以确保预应力均匀、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上,使混凝土构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以预应力混凝土梁为例,在梁体承受外部荷载(如车辆行驶产生的重量)时,通过压浆料传递的预应力可以抵消部分拉应力,从而提高梁体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
三、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 由于压浆料填充了管道空隙,使整个结构形成一个更为紧密的整体。这有助于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阻止有害物质(如氯离子、二氧化碳等)的侵入。在一些处于化学污染环境(如工厂附近有酸性气体排放)的建筑结构中,良好的压浆料可以防止酸性气体等有害物质渗透进混凝土内部腐蚀钢筋,进而增强结构的耐久性,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安全可靠。
四、减少预应力损失
- 压浆料可以防止预应力筋在管道内的松弛和滑动。如果没有压浆料或者压浆料质量不佳,预应力筋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松弛特性以及在管道内的微小位移而损失部分预应力。在大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或者高层建筑的预应力结构中,减少预应力损失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优质的压浆料就能在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定义与成分
- 压浆料是由水泥、高效减水剂、膨胀剂、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高性能灌浆材料。其中水泥是主要的胶凝材料,提供基本的强度。高效减水剂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浆的水灰比,在不影响工作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浆体的强度和流动性。膨胀剂能使浆体在硬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以填充预应力管道的空间并确保浆体与管道壁紧密结合,防止出现空隙。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改善浆体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 性能特点
- 流动性好:压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顺利地灌注到预应力管道中。其流动度一般要求在初始时达到 130 - 170mm 之间,30 分钟后的流动度也能保持在 120 - 160mm 左右,这使得它可以轻松地填充复杂形状和长距离的管道。例如,在一些大型桥梁的预应力管道中,管道长度可能达到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良好的流动性确保压浆料能够完全填充管道。
- 强度高:经过养护后,压浆料能够形成较高的强度。其抗压强度在不同的龄期都有相应的标准要求,如 3 天抗压强度一般不低于 20MPa,28 天抗压强度不低于 50MPa。这种高强度可以有效地传递预应力,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
- 微膨胀性:如前面提到的,压浆料具有微膨胀性。膨胀率一般控制在 3% - 5% 之间,这种微膨胀能够补偿浆体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确保浆体与预应力筋和管道壁紧密贴合,不会出现因收缩而产生的缝隙,避免预应力筋的腐蚀和预应力的损失。
- 施工工艺要求
- 搅拌:压浆料在使用前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水灰比进行搅拌。一般来说,水灰比在 0.26 - 0.28 之间。搅拌时应使用专用的高速搅拌机,搅拌时间通常不少于 3 分钟,以确保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例如,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浆体中部分区域的膨胀剂分布不均,影响其膨胀效果。
- 灌注:灌注是压浆料施工的关键环节。灌注压力一般控制在 0.5 - 1.0MPa 之间,并且要保证浆体能够连续、均匀地灌注到管道中。在灌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出浆口的情况,当出浆口流出的浆体稠度与灌入的浆体一致,且没有气泡时,才能停止灌注。同时,对于一些较长的管道,可能还需要采用真空辅助灌浆等特殊工艺,以确保管道内的空气完全排出,提高灌浆质量。
- 养护:灌注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也很重要。在初凝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7 天。合适的养护环境温度一般在 5 - 35℃之间,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进行养护,否则可能会影响压浆料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