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流程自动化运行
采用 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配备 10 英寸触摸屏操作界面,实现从大豆投料到成品豆腐皮输出的全自动化操作。大豆经清理、浸泡后,由自动上料系统输送至双级磨浆机,研磨细度可达 80-120 目,豆浆分离率超 98%。煮浆环节通过蒸汽夹层锅将豆浆加热至 95-100℃并保持恒温灭菌,同时配备自动消泡装置,避免豆浆溢出。起皮阶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根据需求将起皮速度在 0.5-2m/min 范围内灵活调整,确保豆腐皮厚度均匀,偏差≤0.1mm。烘干环节采用三段式烘干工艺(预热 60℃→定型 75℃→冷却 50℃),烘干均匀度≥95%,有效避免局部过干或返潮现象。
2. 高效稳定的生产能力
核心部件采用 304 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磨浆机砂轮硬度达 HRC58-62,可支持 24 小时连续运行,每日仅需 1 小时进行简单维护。不同型号的生产线产能有所差异,HJ-DP-800 型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豆腐皮 80-120 公斤,单日产能可达 2 吨以上,能够满足区域级经销商的供货需求。设备还配备了自动补料和废料回收系统,豆渣含水率≤30%,可直接用于饲料加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原料利用率提升至 95% 以上。
3. 的品质控制能力
通过多重品质控制技术,确保生产出的豆腐皮品质稳定。双级过滤系统(80 目 + 120 目)能有效去除豆浆中的细微豆渣,使豆浆纯度提升 40%,为制作高品质豆腐皮奠定基础。数控切分系统可根据需求将豆腐皮切割成 3-10cm 的任意规格,误差≤0.2cm,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线检测装置实时监测豆腐皮的厚度、水分含量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自动反馈并调节相关生产参数,确保每一批次的豆腐皮品质一致。生产出的豆腐皮符合 GB/T 22106-2008《非发酵豆制品》标准,质地均匀、口感细腻、富有弹性。
4. 节能环保设计
采用变频电机和余热回收系统,与传统设备相比,综合能耗降低 30%。煮浆产生的蒸汽余热通过热交换器预热浸泡用水,节约用水量 15%。压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三级过滤后可循环用于原料清洗,COD 排放值≤200mg/L,符合环保要求。设备运行时噪声≤85dB,符合工业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为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 大型豆制品加工厂规模化生产
作为大型豆制品加工厂的核心生产设备,可实现豆腐皮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例如,某大型豆制品加工厂引进 HJ-DP-1200 型生产线,每日可生产豆腐皮 3 吨以上,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该生产线可生产不同厚度(0.1-3mm)的豆腐皮,满足了不同客户对豆腐皮的多样化需求,产品合格率从传统生产的 80% 提升至 99%,人力成本降低 60%。
2. 食品工业园区集约化生产
非常适合在食品工业园区内进行集约化生产,能够与其他豆制品生产设备(如豆腐机、豆干机等)组成完整的豆制品生产线,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协作。山东某食品工业园采用 3 条 HJ-DP-1000 型生产线,通过园区集中供能系统提供蒸汽,单位能耗降低 20%。同时,借助园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成品可在 48 小时内覆盖华北地区,物流成本降低 12%。
3. 餐饮企业原料供应
为各类餐饮企业提供优质的豆腐皮原料。对于火锅连锁店,可生产厚度适中、口感筋道的豆腐皮,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快餐企业,可生产薄型豆腐皮,便于快速加工和食用。某连锁火锅企业引入该生产线后,生产的豆腐皮吸汁率提升 25%,大大提升了火锅的口感,门店豆腐皮的加工时间从原来的 15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
4. 生鲜电商与超市供应
能够生产小包装豆腐皮(200-500g / 袋),生产线可对接自动称重包装机,实现从生产到包装的一体化操作。浙江某生鲜电商采用 HJ-DP-800 型生产线,每日生产 5 吨盒装豆腐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48 小时内送达消费者手中。由于产品品质稳定,破损率≤1%,消费者复购率达 35%。
1. 基础产能机型(50-80kg/h)
代表型号为 HJ-DP-500,。该机型包含大豆清理机、双级磨浆系统、蒸汽煮浆锅、自动起皮装置、烘干系统和基础切割设备等核心模块,能够满足中小型豆制品加工厂的基本生产需求。标配基础 PLC 控制系统,支持 3 种常见豆腐皮类型的生产,包装环节需人工辅助完成。
2. 中高产能机型(80-120kg/h)
代表型号为 HJ-DP-800,在基础产能机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上豆系统、连续式煮浆线(长度 8m)、智能温控装置和自动脱模机等设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该机型支持远程故障诊断功能,可通过 4G 模块实现厂家的技术支持,能够对接半自动包装线,每小时可生产包装成品 800 盒,适合区域级豆腐皮供应商使用。
3. 高产能定制机型(120-180kg/h)
4. 附加成本
安装调试费约占设备总价的 3%-5%,主要包括设备的地基施工、系统集成和调试等工作。培训费用为 2-5 万元,可对 3-5 名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备品备件首年建议储备 5 万元左右,主要包括磨浆机砂轮、传送带、密封圈等易损件。
1. 质保期限与范围
整机质保期限为 1 年,核心部件(如 PLC 控制器、液压系统、蒸汽锅炉、变频电机等)质保 2 年,易损件(如传送带、传感器、砂轮等)质保 6 个月。在质保期内,若设备因质量问题出现故障,厂家将免费提供维修服务和零部件更换;因人为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损坏,厂家将收取零部件成本费和维修费用。
2. 售后服务响应机制
厂家在全国设立了 6 个区域中心,覆盖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等主要产区。当客户设备出现故障时,拨打售后热线后,厂家将在 2 小时内响应,48 小时内安排技术人员上门维修(偏远地区 72 小时内)。例如,东北某客户的设备突发故障,区域中心从沈阳调派工程师,56 小时内完成了设备维修,限度减少了客户的损失。
3. 增值服务
厂家为客户提供 SC 认证辅导服务,协助客户完成车间布局设计、工艺文件编制等工作,确保客户能够顺利通过 SC 认证。每年提供 2 次免费巡检服务,技术人员会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精度校准和系统优化,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支持旧机升级改造服务,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性能状况,提供 10%-30% 的折旧抵扣同品牌新机)。
1. 市场需求与增长动力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豆腐皮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优良的豆制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4 年国内豆腐皮机市场规模约 20 亿元,年增速达 12%,其中大型全自动生产线占比达 40%(2019 年仅为 1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豆制品消费升级,人均年豆制品消费量从 8kg 增至 12kg;二是餐饮连锁化率提升,从 20% 升至 35%,推动了对标准化豆腐皮原料的需求;三是政策支持,如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为豆制品加工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 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主要分为三个梯队。梯队是山东宏金、河南兴邦等本土,占据市场份额的 35% 左右,这些企业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完善的服务网络,产品价格在 35-100 万元之间,深受国内中小型企业的青睐。第二梯队是德国 Krones 等国际品牌,占据 15% 的市场份额,主要专注于高端市场,产品价格在 150 万元以上,以其精密的控制技术和稳定的性能著称。第三梯队是区域性小厂,占据 50% 的市场份额,产品价格较低,在 10-35 万元之间,但存在能耗较高(较标准机型高 20%)、故障率较高(年故障≥5 次)等问题。
3.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和绿色化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化方面,AI 视觉检测系统将逐步普及,可实现对豆腐皮表面瑕疵的识别,识别精度达 0.5mm;物联网模块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支持通过手机 APP 远程监控生产数据,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绿色化方面,热泵烘干技术将替代传统的加热方式,进一步降低能耗 20%;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将不断完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预计到 2025 年,智能机型在市场中的占比将突破 50%。
4. 投资回报分析
以 HJ-DP-800 型生产线(价格 60 万元)为例,按照每吨豆腐皮毛利 3000 元计算,该生产线每日产能为 2 吨,年毛利约为 219 万元。扣除人工、能耗、原材料等成本后,年净利润约为 120 万元,投资回收期约 16-20 个月,明显低于食品加工行业平均 2-3 年的投资回报周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