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由于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而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开始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感觉到呼吸有压力或者感冒次数增多,还有人出现了嗜睡、反应迟钝等现象。健康专家指出,像以上这些症状的出现,固然跟换季的时候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气温降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氧气供给不足造成的。一些专家还特别指出,如果缺氧时间过久,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疾病,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冬天是高发病季节,应该要特别警惕缺氧综合症。
随着气温的下降,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人们也大大减少了室外活动的机会。孰不知,这样一来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密闭条件下,导致了身体的缺氧,尤其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使大脑长期缺氧,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学生“睡不醒”就与教室的空气质量有关,教室人数太多是空气不达标的原因之一,四五十人挤在一间屋子,每个学生占有的空间太小了,不注意通风导致了缺氧的加剧。尤其是冬天,大家图暖和,不开门窗,教室里的空气一整天都得不到更换和补充,很容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缺氧会导致学生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缺氧严重会有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现象,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根据医学报告指明,更多的呼吸新鲜的氧气,可以保持头脑清醒,记忆力增强,使血液循环流畅,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预防痴呆,预防癌症等功能;同时对哮喘、疲劳的恢复,调节血压的中枢神经系统,恢复、提高衰弱的心肺功能有极大的效果;另外,人体中对氧气最敏感的部位就是大脑,孕妇通过胎盘给胎儿提供氧气,呼吸新鲜空气,可生下聪明胎儿;接收氧气的有氧性运动也是糖尿病的有效疗法;充足的氧气供应还可以活跃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健康,并富有弹性;平时不断的呼吸新鲜空气,对改善体质,克服病魔是最重要的一点。
下面一组数据最具代表性:大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量的20%%,若氧气供应中断,大脑的活动立即中止。正常成年人稳定的呼吸量是1次700-1000毫升,肺连续性的提供氧气,通过气体交换,储备新的活力。脏和肺把氧气不停的送往身体的每个细胞,通过氧气的供应,维持人体生存。
既然缺氧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在冬季怎样补氧呢?不少人采取了简便易做的办法,那就是开窗通风,但是开窗并不一定是个好的方法,由于天气寒冷,会让室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因此专家建议,通风并不单单就靠开窗还可以用其他方法,通风换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