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建筑物都是透气的,建筑框架有许多进气和出气的渠道,如窗户、门,电线出入口、楼基等孔洞。外部空气的进入受建筑物保温外壳的密封度及风速和内外温差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在寒冷和刮风天进入或排出换气程度最大。还可看到:当在无风、温和天气,温差较小时,不管保护外壳密封度如何换气程度大大降低。
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压差在建筑物底部吸入空气而使空气在楼顶压出。这就是烟囱效应。在高楼中尤为明显。
自然通风与门窗的开闭程度有关。敞开的门窗对换气有明显影响,取决于开、闭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及风速和室外温差。没有长年温度控制的居民楼内在非夏季主要靠此法室内通风。
需全年控制温度的大办公楼要靠机械系统通风。机械通风系统被用来控制楼内温度;控制相对湿度;造成室内外压差;提供防火安全的气流;产生使气流流动以改进保暖条件。
一般的室内通风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1)通风占加热和制冷开销的 50%,因此,如果减少用于通风的室外空气就能节省能量。所以大楼设计师就设法减少用于通风的室外空气。在许多情况下,取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100%靠再循环空气,没有室外空气进入这些系统。
(2)提供的空气混合不当。在大多数取暖、通风、空调系统中进入和返回的入口和出口往往在天棚,每个孔之间隔约 1米远。这就造成进气和下部空气的层差。根据最近的研究,进入的空气有 50%形成层差而且没经过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而被排出。如果房间有入气口没有回气口,气体就不能充分混合,进入的气体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