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竹 别 名:红壳竹、红鸡竹、红笋竹。
竹情介绍:竿高1.5—12米,径1-10厘米,
一、二年生的竿逐渐出现黄绿色纵条纹,老竿则无条纹;中部节间长17—24厘米,竿环和箨环中度缓隆起。
观赏特色:发笋量大,笋期长,箨鞘紫红色,边缘紫褐色,背部密生紫褐色长纤毛,色彩美观。
栽培技术:一般采用移植母竹造林,从秋后至初春均可进行。不需要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
习 性:分布习性红竹的适应性很强,除积水和盐碱地不能生长外,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红竹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地块建竹园,地下水位要求在1米以下。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在较贫瘠的山地,轻盐碱土壤,红竹都能正常生长,而且比其他竹种长得好。
园林用途:适于大面积片植,也可宅旁栽培,供食用并观赏。红竹的设计一般以群植来布景,成片种植,充分展示其恢宏壮观和青翠欲滴的品质。可造营大型竹子长廊、红竹林景观、绿篱等,是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优良观赏植物。红竹是近年园林绿化工程中运用得最广的竹种!竹秆经晒不裂,多作棚架、晒竿、农具柄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