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拼音】huáng qín 【英文名】 RADIX SCUTELLARIAE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主根粗壮,略呈圆锥形,棕褐色。茎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全线。总状花序项生,花偏生于花序一边;花唇形,蓝紫色。小坚果近球形,黑褐色,包围于宿萼中。花期7~10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低温。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士,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5~6月为茎叶生长期,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黄芩
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黄芩为深根植物,要求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定120厘米,长短不限。 2.繁殖方法 (1)用种子繁殖 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种子发芽率60%。在15~18℃的温度下,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约11天出苗。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叉很少,产量较高。小面积种植,为便于管理,节省土地,也可育苗移栽。 直播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宜开沟条播,按行距30~40厘米开2~3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盖平,镇压后浇水,每公顷播种量7.5~112.5千克,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育苗选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作苗床,畦宽120厘米,长可根据需要来定,施足基肥,深刨细耧,整平播种,于3月底或4月初,特种子用温水浸泡5~6小时后,捞出稍晾去水分,立即播种。播种前畦内浇一次大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的撒于畦面,然后将粪土混匀后过筛,覆盖一薄层,约厚2厘米左右,为保持土壤湿润和提高温度,促使早出苗,可加塑料薄膜覆盖,7~10天即可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