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 兰亭 坑仔砚台 35x25x9cm
yt715
端砚基本知识
如有需要请在搜索网站搜索 聚石缘端砚 查看网站
笔者珍藏有一方带眼端砚。砚面上所雕刻的图案非常特别,是少见的海市蜃楼。
这方端砚,用带眼随形端石刻制而成,厚17毫米,高126毫米,后宽、前窄,四角呈圆弧形。后端为砚堂,是用来研墨的地方,中间保留了一扁圆形的“鱼脑冻”,俗称“眼”,最大直径约9毫米;前端为砚额,或称砚头,雕刻着海市蜃楼的景象:在云雾袅绕的天空中,有山、有水、有路、有树,还有错落有致的三处亭台楼阁,整个画面犹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在砚额的最高处,有一半圆形的、向下凹陷的砚池,它既有贮水或贮墨之实用性,在海市蜃楼的图画中又是一轮高悬的月亮,可谓匠心独到。在砚底,有三行用行书体刻的铭文:中间字体略大的一行刻的是“笔墨生涯”四个字,表明了该砚持有者的身份或职业;左、右两边各刻有一行略小的字,右边一行是“查士标玩”四个字,表明了该砚的持有者;左边一行是“甲子春刻”四个字,表明了该砚的刻制时间为“甲子”年。
经查有关资料,查士标为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又号后乙卯生,安徽休宁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卒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长期流寓于江苏扬州,擅画山水,与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汪之端、孙逸,并称新安画派四大家,或称“海阳四家”,家藏金石书画颇多,著有《种书堂遗稿》等。
这方带眼端砚,不论是砚面海市蜃楼的画面,还是砚底的铭文,都设计合理,雕刻精细,反映出了查士标深厚的书画艺术造诣。
此外,该砚还有一金丝楠木制成的天地盖,虽历经300多年,但不翘不裂,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