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M-35X30型不漏粉密炼机
说明
密闭式炼胶机简称密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
密炼机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主要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置、加料压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
密炼机一般由密炼室、两个相对回转的转子、上顶栓、下顶栓、测温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安全装置、排料装置和记录装置组成。转子的表面有螺旋状突棱,突棱的数目有二棱、四棱、六棱等,转子的断面几何形状有三角形、圆筒形或椭圆形三种,有切向式和啮合式两类。测温系统是由热电偶组成,主要用来测定混炼过程中密炼室内温度的变化;加热和冷却系统主要是为了控制转子和混炼室内腔壁表面的温度。
密炼机规格参数
工作原理
密炼机工作时,两转子相对回转,将来自加料口的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在绕转子流动的一周中,物料处处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胶料的温度急剧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胶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橡胶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配合剂团块随胶料一起通过转子与转子间隙、转子与上、下顶拴、密炼室内壁的间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变形的橡胶包围,稳定在破碎状态。同时,转子上的凸棱使胶料沿转子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胶料中混合均匀。配合剂如此反复剪切破碎,胶料反复产生变形和恢复变形,转子凸棱的不断搅拌,使配合剂在胶料中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分散度。由于密炼机混炼时胶料受到的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炼胶温度高,使得密炼机炼胶的效率大大高于开炼机。
操作方法
1、按照密炼机密炼室的容量和合适的填充系数(0.6~0.7),计算一次炼胶量和实际配方;
2、根据实际配方,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将生胶、小料(ZnO、SA、促进剂、防老剂、固体软化剂等)、补强剂或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黄分别放置,在置物架上按顺序排好;
3、打开密炼机电源开关及加热开关,给密炼机预热,同时检查风压、水压、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测温系统、计时装置、功率系统指示和记录是否正常;
4、密炼机预热好后,稳定一段时间,准备炼胶;
5、提起上顶栓,将已切成小块的生胶从加料口投入密炼机,落下上顶栓,炼胶1min;
6、提起上顶栓,加入小料,落下上顶栓混炼1.5min;
7、提起上顶栓,加入炭黑或填料,落下上顶栓混炼3min;
8、提起上顶栓,加入液体软化剂,落下上顶栓混炼1.5min;
9、排胶,用热电偶温度计测胶料的温度,记录密炼室初始温度、混炼结束时密炼室温度及排胶温度,最大功率、转子的转速;
10、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3.8mm,打开电源开关,使开炼机运转,打开循环水阀门,再将从密炼机排出的胶料投到开炼机上包辊,待胶料温度降到110℃以下,加入硫黄,左右割刀各二次,待硫黄全被吃进去,胶料表面比较光滑,割下胶料。
11、将开炼机辊距调到0.5mm,投入胶料薄通,打三角包,薄通5遍,将辊距调到2.4mm左右,投入胶料包辊,待表面光滑无气泡,下片,称量胶料的总质量,放在平整、洁净金属表面上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注明胶料配方编号和混炼日期,停放待用。
密炼机每批混炼工艺试验报表,应记录:开始混炼时温度、混炼时间、转子转速、上顶栓压力、排胶温度、功率消耗、混炼胶质量与原材料总质量的差值及密炼机类型。
注意:开始混炼实验时,可先混炼一个与试验胶料配方相同的胶料调整密炼机的工作状态,再正式混炼;对同一批混炼胶料,密炼机的控制条件和混炼时间应保持相同。
青岛新华青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橡胶机械制造为主、以橡胶机械出口为辅、以橡胶机械创新为核心,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实体企业。公司作为橡胶机械制造行业的后起之星,现已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手段,科学的管理体系,被誉为业界的一朵奇葩,为国内外用户所称赞。
公司主要产品有翻转式新型密炼机、新式开炼机、硫化机、橡胶挤出机、滤胶机、胶片冷却联动线、切胶机、斗式提升机、胶布裁断机、内胎接头机、压延机,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制造各种非标橡胶机械,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得国内外客户的厚爱。其中,翻转式新型密炼机、新式开炼机为公司主打产品,均已申请多项国家专利。
公司生产的翻转式新型密炼机解决了漏粉及翻转铜涡轮易坏两大技术难题,生产的新式开炼机解决了因减速机输出轴轴承支座易坏并引发整机故障不断这一弊病。公司产品全部采用CAD辅助设计(快速建模、元化分析、模拟动作、干涉检查),成功申请多项技术和环保专利,并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自营进出口权。
公司在秉承 “服务顾客为根本,创新品质为基石”的经营理念下,遵循“低碳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在思想观念改进的同时,不断对机器本身进行技术革新,实现真正意义上从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