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目标是以交通一卡通管理中心为枢纽,以智能IC卡为主线,连接公交、出租车、出租、轮渡等公共交通行业以及用户和银行,通过终端机具读取用户信息,实现自动支付、结算、划转的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一卡通系统是一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是实现信息化交通管理的基础。一卡通系统能够解决长期困惑公共交通行业和部分非公共交通行业的自动收费问题,最终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城”的梦想。
随着信息技术和IC卡技术的发展,IC卡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外的很多城市已经实现了交通一卡通的实际应用。
1997年,香港八达通卡系统投入使用。在该系统中,乘客使用非接触式IC卡能够搭乘各种大众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出租车、高架铁路、轻型铁路、巴士、轮渡,也可用于交通运输以外的用途,例如停车、购物和通讯等。1998年底,管理这套系统的联俊达公司获得港府颁发的1998香港服务业奖。
1998年9月,上海“一卡通”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5月,以交通卡清算处理中心和交通卡发卡充值中心为基础成立了上海东方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统一发卡,统一融资,统一标准。到2004年上海已在市区超过8000辆公交车,出租车一号线、二号线全线(自动换乘),8条轮渡线路,超过32000辆出租车和明珠线实现了公共交通卡的应用。到2005年上半年,上海公交卡发卡量已突破1400万张,是全球公交卡发卡最多的城市。目前,公共交通卡已成功应用到包括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收费、汽车租赁、住宅小区收费及门禁等许多相关领域,远远超出了系统设计时设定的目标。
此外,韩国的汉城、釜山,德国的柏林,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中国的深圳、天津、福州等地也都有了应用范例。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已实施公交IC卡系统的城市超过了110多个,累计发放公交IC卡4400万张。
国内城市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对各城市而言,如何建立和建立什么样的一卡通系统都没有一个完全可以参照的标准,各地交通一卡通系统都具有较强的本地特色,其系统架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标准等都不尽相同。但各个城市的系统建设方法和建设经验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间必定隐含了一卡通系统的某种发展方向。北京作为首都城市,通过实现交通一卡通改善首都公共交通形象,方便市民,已经势在必行。城市交通一卡通工程的目标首先是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煤气、水、电、公园门票以及其他小额收费领域的服务。
1.2.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信息化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对行业的分析研究过程中了解到,由于投资目的不同,由于对信息化认识程度的不同,企业中的信息化千差万别。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行业指令性计划越来越少,企业加入市场竞争是大势所趋,如何减员增效,如何优化结构,信息化必不可少。从发展的眼光看,信息时代的城市交通运输要发展,就必须走信息技术之路。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迅速提高。
公交系统是城市的文明窗口,交通一卡通的实现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对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实施“交通一卡通”还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 提高公交系统的经济效益,缩减政府财政补贴,节省财务费用;
▲ 减少现金流通量,加速资金周转,同时,“一卡通”系统的卡内储值也是一笔不小的预收资金,充分利用这些资金也可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乘客持一张IC卡就可以乘坐出租车、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一卡通系统能为乘客提供更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改善了乘客的出行条件,灵活的价格政策还可以为乘客提供合理的优惠服务;
▲ 提高客票管理和客运计划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现有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优势,减少车站售票人员的手工劳动,真正实现对客票的动态实时管理;
▲ 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经营数据,评估收入状况,有效降低公司在票务销售、查询、统计方面的费用,控制劳动力成本。可以有效地解决现金管理的难题,控制非法的资金流失。
▲ 交通一卡通系统中实现的电子货币功能,除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外,还可以扩展到其他IC卡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