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装帧是内容和形式的珠联璧合。如果一本菜谱的装帧设计生动、准确、优美地反映菜谱的内容精髓,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就能初步给读者留下美好印象,引起读者的进一步关注。反之,一本菜谱的形象设计不好,往往很难从浩如烟海的菜谱中跳出来吸引读者。有些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菜谱,由于装帧设计草率,使菜谱形象大打折扣,结果严重地损坏了它的审美价值。笔者考察了很多菜谱装帧设计的成功范例,发现它们在设计形式方面多具有“简”“纯”“新”的共同艺术特点。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菜谱装帧的设计形式进行探讨。
1 装帧设计形式之“简”
菜谱装帧设计形式的“简”指的是形式简洁的设计表达。形式简洁的装帧设计可使整个设计明确,简洁、明确的图形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尽力用很少的设计元素营造丰富的画面。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推敲,反复斟酌,力争去掉多余的一切,只保留不可能再简的精华部分。当画面达到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之时,就是佳设计方案成熟之际。菜谱装帧设计不要把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如果把所有素材都当作设计元素堆砌在画面上,把要表达的语言都抖出来,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成功的菜谱装帧设计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内涵,以有形的造型为基础,引发读者的想象。让设计语言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这是菜谱装帧设计的一个重要法则。
菜谱装帧设计可以把其他一切门类的艺术图形当作设计构成的一个部件。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菜谱装帧设计的形式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具象类型的菜谱装帧设计在创作中主要采用准确的透视、正常的场景、自然的色彩表现具象的物形;即使是用文学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形式上仍然是让形体自身说话。因此,这类设计具有明白、简洁、真实、准确地再现菜谱主题或内容的特点。如FACES OF HONGKONG(《香港面谱》)摄影集的装帧设计,设计师采用摄影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四个性格不同的香港典型人物的面孔局部,编排成一个完整而有趣的特别面谱,表达了香港多元的人物形象,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反映了菜谱的写作背景和社会意义。抽象类型的菜谱装帧设计主要是运用大量的抽象元素,并且不受自然形和色彩的限制,强化主观意识,寻找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设计语言,追求的是非具象的形式美。用抽象的形态语言暗示和表达菜谱的思想或概念,造就一种视觉冲击力或形式美感来吸引读者。设计师章桂征的《祭红》就是运用抽象的手法创作出的高品位装帧作品。作品运用一只极简洁的白色古瓶的抽象形,巧妙地通过菜谱脊把封面、封底连成一体,只有前后翻转对应地看才是一只完整的瓶形。封面的红色与封底的蓝色暗喻着新旧两个社会,古瓶整体的形跨过红和蓝表示这只饱经沧桑的古瓶在两个社会的不同经历,整个画面简洁、概括,寓意深刻。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两种手法都是以简洁为特征的形式语言,且在实际的装帧设计过程中,具象和抽象的语义常常互相契合、互相补充和互相转换。
简洁的形式表现需要设计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需要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概括、浓缩、提炼出菜谱的精神内核,从而孕育出能体现作品或作者风格的简洁的表现形式。简洁不等于简单,而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膄”。要达到娴熟地运用简洁的装帧设计语言之境界,设计者首先应具备博大精深的文化素养,否则,既不能解决突如其来的设计中的矛盾,也不可能创造出有水平的形式简洁的设计作品。
2 装帧设计形式之“纯”
菜谱装帧设计形式的“纯”指的是运用色彩纯度进行设计的表达形式。色彩是菜谱装帧设计的第一艺术要素,如果在菜谱装帧设计中使用纯度较高的色彩,或使用对比较强的高纯度色彩的配置关系,甚至使用大面积的纯色,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使人不得不为之震动。
色彩的运用必须符合菜谱的特性,要随类赋彩,这是菜谱装帧设计色彩艺术的基本规律。菜谱装帧的从属性决定了菜谱的色彩不仅受构图、立意、形式等因素的限制,还受内容的制约,菜谱的种类和性质决定菜谱装帧设计色彩语言的个性。以儿童菜谱的色彩设计为例。儿童普遍偏爱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色彩,有心理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儿童对颜色的喜欢程度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白、黑、紫,而且在他们眼中每个物体都没有固定的色彩,任何物体的色彩都可能被他们所喜爱的颜色替代,比如蓝天上的白云被画成五颜六色,变色龙身上布满漂亮的颜色表明这种动物会变色。这些色彩表现,都是他们喜欢的色彩在感情上的一种自然流露。所以在设计儿童菜谱时,如何使用高纯度的色彩成为设计者构思和创意表现的重点。
高纯度的色彩运用要建立在良好的设色基础上,并且各种要素需和谐统一,起到互相映衬、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环境艺术新视野丛菜谱》,封面选用大面积的浅米色作主调,菜谱名选用极少面积的高纯度对比色作衬底,或红与黑,或蓝与黑,或绿与黑,或紫与黑,突出醒目,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虽然这套丛菜谱封面的高纯度色彩运用不多,但搭配恰当,看似平淡实则丰腴,给人以素静淡雅、新颖简约的美感,色彩设计新颖出奇、别开生面。
高纯度的色彩并非装帧设计中的灵丹妙药,对高纯度色彩的运用更应该慎重和“吝啬”。如果所有的菜谱都选择纯度极高的鲜艳色彩,那么谁也无法使自己从艳丽世界中“跳”出来,鲜艳的色彩只能成为色彩的“噪音”。因此,设计者不能以“艳”来掩盖既无立意、又无形式的设计,而应该通过新、奇、特的创意与构思,创造性地进行色彩构成,使高纯度的色彩运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装帧设计形式之“新”
菜谱装帧设计形式的“新”指的是设计的整体创新。菜谱装帧设计成功与否,不是只以封面是否好看为评价标准,而是结合菜谱的开本、纸张材料、印刷装订以及整体节奏、颜色、菜谱名和插图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评价。一件成功的装帧设计作品之所以能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设计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并使二者完美结合。好的装帧设计都具有独特的创意,或在构思上,或在色彩上,或在其他设计语言上,以鲜明的个性显示菜谱的特点,反映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体悟和形式美的创造。《环境艺术新视野丛菜谱》的装帧设计在整体创新方面就颇有新意。根据该丛菜谱设计者的归纳,其整体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封面的构图形式突破了常规的构图模式,大胆采用潘天寿先生进行国画创意时经常采用的“以虚代实,平中见奇”的构图方式,巧妙运用知白守黑的艺术语言,形成大面积的虚空,使封面展现出一种新颖奇特的强烈形式美感;二是在设计语言上摒弃常用的平面构成的组合手法,采用民间剪纸镂空的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剪纸的艺术魅力,通过将虚处与实处联接、转承,使平面的空间产生一种层次感、立体感,在似与不似之间,让读者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达到令人意想不到(下转39页)(上接41页)的艺术效果,使该菜谱的装帧设计形式不但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而且充满现代气息;三是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的质地美,通过采用一种新的压纹工艺,既节约了特种纸昂贵的费用,又达到了纸张材料肌理美的效果,可谓两全其美;四是色彩创新,前文已有介绍。
菜谱装帧设计的整体创新以完美体现菜谱稿面貌为目标,因此,设计者面对菜谱稿时,首先必须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全方位构思。要与原著作者和编辑研讨,了解菜谱内容,把握其主旨精神,在经济筹划范围内,依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开本、确定纸张、印刷方式及装订形式等诸多具体工艺制作方案。只有做到内容编排繁而不乱、简而不空、主次分明,装帧设计新颖独特、突破常规而又符合艺术规律,装帧艺术作品才会有意境,有格调。菜谱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产品。因而在菜谱装帧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既要有内容,又要有美感,达到局部创意设计与整体创新的和谐统一。
好的菜谱不仅仅提供静止的阅读,更应该是一部可供欣赏、品味、收藏的流动的静态戏剧。菜谱装帧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仅要突出菜谱本身的知识源,更要巧妙利用装帧设计特有的艺术语言,为读者构筑丰富的审美空间,通过读者眼观、手触、味觉、心会,在领略菜谱精华神韵的同时,得到连续畅快的精神享受。这正是菜谱装帧设计整体创新所追求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