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
[yǐ suān]
.speak{background:url(/static/lemma/view/img/speak_f653ac77.gif) no-repeat -29px 5px}.speaking{background:url(/static/lemma/view/img/speak_f653ac77.gif) no-repeat 0 5px}.pinyin{line-height:13px}h1.title{overflow:visible}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7℃(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能力它是一种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由一个甲基一个羧基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化学工业中,它被用来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后者即饮料瓶的主要部分。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每年世界范围内的乙酸需求量在650万吨左右。其中大约150万吨是循环再利用的,剩下的500万吨是通过石化原料直接制取或通过生物发酵制取。
.baseInfoWrap{display:inline-block;width:790px;font-size:12px;position:relative;z-index:10;background:url(/static/lemma/view/img/baseInfoBarBg_8955c10c.png);margin:0 0 -6px 0}.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float:left;_width:395px}.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Open,.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Close,.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Open,.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Close{position:absolute;color:#999;line-height:12px;*line-height:14px;width:36px;text-align:right;cursor:pointer}.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zoom:1;line-height:26px;position:relative}.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ItemInner,.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ItemInner{zoom:1;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ItemInner .biTitle,.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ItemInner .biTitle{;float:left;color:#999;width:78px;padding:0 5px 0 12px;font-weight:bold}.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ItemInner .biContent,.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ItemInner .biContent{zoom:1;color:#333;width:300px;float:left;position:relative}.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ItemInner .biContent .biOpen,.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ItemInner .biContent .biOpen{bottom:6px;right:14px}.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display:none;position:absolute;left:0;top:-4px;border:1px solid #d4d4d4;padding:3px 11px;background:#fbfbfb;overflow:hidden;box-shadow:0 1px 5px #ddd;z-index:56}.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background:url(/static/lemma/view/img/baseInfoBarOpenBg_aca4f7ef.png);overflow:hidden}.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 .biOpenTitle,.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 .biOpenTitle{;width:78px;float:left;color:#999;font-weight:bold;padding-right:5px}.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 .biOpenContent,.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 .biOpenContent{width:288px;float:left}.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 .biClose,.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 .biClose{right:13px;bottom:10px}.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CoverUp,.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CoverUp{position:absolute;bottom:0;left:0;width:424px;height:4px;z-index:1;background:#fbfbfb;overflow:hidden}.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HightHierarchy,.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HightHierarchy{z-index:58}.baseInfoWrap .biBorderBottom{position:absolute;left:0;bottom:0;width:790px;height:1px;background:#eee}.baseInfoWrap a{text-decoration:none}.baseInfoWra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arrow-up,.arrow-up-in,.arrow-down,.arrow-down-in{border-width:0 4px 4px;border-style:dashed dashed solid;border-top-color:transparent;border-left-color:transparent;border-right-color:transparent;border-color:transparent transparent #b4b4b4;z-index:1;position:absolute;left:0;top:4px;*top:-10px;_top:-10px}.arrow-up-in{border-bottom-color:#fff;top:5px;*top:-9px;_top:-9px}.arrow-down,.arrow-down-in{border-width:4px 4px 0;border-style:solid dashed dashed;border-top-color:#b4b4b4;border-bottom-color:transparent;*top:4px;_top:4px}.arrow-down-in{border-top-color:#fff;top:3px}.small-screen .baseInfoWrap{width:690px}.small-screen .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small-screen .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_width:345px}.small-screen .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ItemInner .biContent,.small-screen .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ItemInner .biContent{width:250px}.small-screen .baseInfoWrap .baseInfoLef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 .biOpenContent,.small-screen .baseInfoWrap .baseInfoRight .biItem .biOpenItem .biOpenItemCon .biOpenContent{width:238px}中文名
乙酸
外文名
Acetic Acid,Ethanoic acid,Vinegar acid,mathane-carboxylic acid
别 名
醋酸,冰醋酸
结构简式
CH₃COOH
CAS编号
64-19-7
EINECS号
EINECS号:200-580-7
熔 点
16.6℃
沸 点
117.9℃
分子量
60.05
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水为1):1.050
英文名称:AceticAcid
其他名:冰醋酸,醋酸
适应症:本品不同浓度用以治疗各种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灌洗创面及鸡眼、疣的治疗。[2]
药品分类:消毒防腐剂-冰醋酸
分子量:60.05
分子式:CH3COOH
沸点(℃):118.3凝固点(℃):16.7
粘度(mPa.s):1.22(20℃)
20℃时蒸气压(KPa):1.5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酸味。
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相容性材料: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316#和318#不锈钢及铝可作良好的结构材料。
国家产品标准号:GB/T 676-2007
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K)。沸点117.9℃ (391.2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工业乙酸的国家标准:
色度,Hazen 单位(铂-钴色号)≤ | 10 | 20 | 30 |
乙酸含量,% ≥ | 99.8 | 99.0 | 98.0 |
水分,% ≤ | 0.15 | - | - |
甲酸含量,% ≤ | 0.06 | 0.15 | 0.35 |
乙醛含量,% ≤ | 0.05 | 0.05 | 0.10 |
蒸发残渣,% ≤ | 0.01 | 0.02 | 0.03 |
铁含量(以Fe 计),% ≤ | 0.00004 | 0.0002 | 0.0004 |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 min ≥ | 30 | 5 | - |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反应说明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2H4O2+ Na2CO3= 2NaC2H3O2+ CO2↑+ H2O
2CH3COOH + Cu(OH)2= (CH3COO)2Cu + 2H2O
CH3COOH + C6H5ONa =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 ,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溶剂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化学反应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虽然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但是在醋酸的作用下,氧化膜会被破坏,内部的铝就可以直接和酸作用了。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2]
Mg(S)+ 2 CH3COOH(aq)→ (CH3COO)2Mg(aq) +H2(g)NaHCO3(s)+ CH3COOH(aq) →CH3COONa(aq) +CO2(g) +H2O(l)
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
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中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乙酸的典型化学反应:
乙酸与碳酸钠: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乙酸与碳酸钙: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乙酸与碳酸氢钠:NaHCO3+CH3COOH==CH3COONa+H2O+CO2↑
乙酸与碱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乙酸与弱酸盐反应: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乙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Fe+2CH3COOH==(CH3COO)2Fe+H2↑
Zn+2CH3COOH==(CH3COO)2Zn +H2↑
2Na+2CH3COOH==2CH3COONa+H2↑
乙酸与氧化锌反应:2CH3COOH+ZnO==(CH3COO)2Zn+H2O
乙酸与乙醇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注:条件是加热,浓硫酸催化,可逆反应)
鉴别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FeCl3),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
4制备、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由生物制备的。75%的工业用乙酸是通过甲烷的羰基化制备,具体方法见下。空缺部分由其他方法合成。其他方法
整个世界生产的纯乙酸每年大概有500万吨,其中一半是由美国生产的。欧洲的产量大约是每年100万吨,但是在不断减少。日本每年也要生产70万吨纯乙酸。每年世界消耗量为650万吨,除了上面的500万吨,剩下的150万吨都是回收利用的。
有氧发酵在人类历史中,以醋的形式存在的乙酸,一直是用醋杆菌属细菌制备。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这些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产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苹果酒或葡萄酒混合谷物、麦芽、米或马铃薯捣碎后发酵。由这些细菌达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C₂H5OH + O₂ →CH₃COOH + H₂O
做法是将醋菌属的细菌接种于稀释后的酒精溶液并保持一定温度,放置于一个通风的位置,在几个月内就能够变为醋。工业生产醋的方法通过提供氧气使得此过程加快。是商业化生产所用方法其中之一,被称为“快速方法”或“德国方法”,因为首次成功是在1823年的德国。此方法中,发酵是在一个塞满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进行。含有酒精的原料从塔的上方滴入,新鲜空气从他的下方自然进入或强制对流。改进后的空气供应使得此过程能够在几个星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制醋的时间。
大部分醋是通过液态的细菌培养基制备的,由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首次提出。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续的搅拌中发酵为乙酸,空气通过气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过这个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够在两至三天制备完成。
无氧发酵部分厌氧细菌,包括梭菌属的部分成员,能够将糖类直接转化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为中间体。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3 CH3COOH
更令工业化学感兴趣的是,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2 CO2+ 4 H2→CH3COOH + 2 H2O
2 CO + 2 H2→CH3COOH
梭菌属因为有能够直接使用糖类的能力,减少了成本,这意味着这些细菌有比醋菌属细菌的乙醇氧化法生产乙酸更有效率的潜力。然而,梭菌属细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属细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属细菌也只能生产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够生产20%的乙酸。使用醋酸属细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属细菌制备后浓缩更经济。所以,尽管梭菌属的细菌早在1940年就已经被发现,但它的工业应用仍然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甲醇羰基化大部分乙酸是通过甲基羰基化合成的。此反应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
CH3OH + CO →CH3COOH
这个过程是以碘代甲烷为中间体,分三个步骤完成,并且需要一个一般由多种金属构成的催化剂(第二步中)
⑴ CH₃OH + HI →CH₃I + H₂O⑵ CH₃I + CO →CH₃COI⑶ CH₃COI + H₂O →CH₃COOH + HI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乙酸酐。因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早在1925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经开发出第一个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试点装置。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直到1963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作催化剂,开发出第一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办法。到了1968年,以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cis?[Rh(CO)₂I₂])被发现,使得反映所需压力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几乎没有副产物。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此催化剂的设备,此后,铑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渐成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年代后期,英国石油成功的将Cativa催化法商业化,此法是基于钌,使用([Ir(CO)₂I₂]),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挤了孟山都法。
乙醛氧化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
2CH₃CHO+O₂→2CH₃COOH
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通过乙烯水合后生成。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金属离子包括镁,钴,铬以及过氧根离子催化,会分解出乙酸。化学方程式如下:
2 C₄H₁₀ + 5 O₂ →4 CH₃COOH + 2 H₂O
此反应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态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一般的反应条件是150℃和55atm。副产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因为部分副产物也有经济价值,所以可以调整反应条件使得副产物更多的生成,不过分离乙酸和副产物使得反应的成本增加。
在类似条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剂,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乙酸:
2 CH₃CHO + O₂ →2 CH₃COOH
也能被 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2Cu(OH)₂+CH₃CHO→CH₃COOH+Cu₂O↓+2H₂O
使用新式催化剂,此反应能获得95%以上的乙酸产率。主要的副产物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因为副产物的沸点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过蒸馏除去。
乙烯氧化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₂、氯化铜:CuCl₂和乙酸锰:(CH₃COO)₂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丁烷氧化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₃CH₂CH₂CH₃ + 5O₂=4CH₃COOH + 2H₂O
托普索法低压甲醇羰基化法以甲醇,co是由天然气或水煤气获得,甲醇是重要化工原料其货源和价格波动较大。托普索法以单一天然气或煤为原料。第一步:合成气在催化剂下生成甲醇和二甲醚;第二部:甲醇和二甲醚(两者不需提纯)和co羰基化生成醋酸。也叫两步法。
5生产工艺BP Cativa工艺BP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供应商,世界醋酸生产的70%采用BP技术。BP公司1996年推出Cativa技术专利,Cativa工艺采用基于铱的新催化剂体系,并使用多种新的助剂,如铼、钌、锇等,铱催化剂体系活性高于铑催化剂,副产物少,并可在水浓度较低(小于5%)情况下操作,可大大改进传统的甲醇羰基化过程,削减生产费用高达30%,节减扩建费用50%。此外,因水浓度降低,CO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减少。
塞拉尼斯 AOPlus工艺塞拉尼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生产商之一。1978年,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现塞拉尼斯公司)在美国得州克莱尔湖工业化投运了孟山都法醋酸装置。1980年,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Plus法(酸优化法)技术专利,大大改进了孟山都工艺。
AOPlus工艺通过加入高浓度无机碘(主要是碘化锂)以提高铑催化剂的稳定性,加入碘化锂和碘甲烷后,反应器中水浓度降低至4%~5%,但羰基化反应速率仍保持很高水平,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装置的分离费用。催化剂组成的改变使反应器在低水浓度(4%~5%)下运行,提高了羰基化反应产率和分离提纯能力。[3]
。它能导致消化系统的严重伤害,以及潜在的致死性血液酸性变化。
6作用用途冰醋酸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用于醋酸乙烯、醋酐、醋酸纤维、醋酸酯和金属醋酸盐等,也用作农药、医药和染料等工业的溶剂和原料,在照相药品制造、织物印染和橡胶工业中都有广泛用途。冰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它在有机化学工业中处于重要地位。醋酸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涂料、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染织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醋酸按用途又分为工业和食用两种,食用冰醋酸可作酸味剂、增香剂。可生产合成食用醋。用水将乙酸稀释至4~5%浓度,添加各种调味剂而得食用醋。其风味与酿造醋相似.常用于番茄调味酱、蛋黄酱、醉米糖酱、泡菜、干酪、糖食制品等。使用时适当稀释,还可用于制作蕃茄、芦笋、婴儿食品、沙丁鱼、鱿鱼等罐头,还有酸黄瓜、肉汤羹、冷饮、酸法干酪用于食品香料时,需稀释,可制作软饮料,冷饮、糖果、焙烤食品、布丁类、胶媒糖、调味品等。作为酸味剂,可用于调饮料、罐头等。洗涤通常使用的冰醋酸,浓度分别为28%,56%,99%的.如果买的是冰醋酸,把28CC的冰醋酸加到72CC的水里,就可得到28%的醋酸。更常见的是它以56%的浓度出售,这是因为这种浓度的醋酸只要加同量的水,即可得到28%的醋酸。浓度大干28%的醋酸会损坏醋酸纤维和代纳尔纤雏。草酸是有机酸中的强酸之一,在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草酸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草酸能与碱类起中和反应,生成草酸盐。醋酸也一样,28%的醋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使织物是中性;就象氨水可以中和酸一样,28%的醋酸也可以中和碱。碱也会导致变色。用酸(如28%的醋酸)即可把变色恢复过来. 这种酸也常用来减少由丹宁复合物、茶、咖啡、果计、软饮料以及啤酒造成的黄渍。在去除这些污渍时,28%的醋酸用在水和中性润滑剂之后,可用到最大程度。7测定方法方法名称:冰醋酸—冰醋酸的测定—中和滴定法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冰醋酸中冰醋酸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冰醋酸。
方法原理:供试品加新沸过的冷水与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冰醋酸的含量。
试剂: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36%乙酸
2. 酚酞指示液(酚酞指示液不变色)
3.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4.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配制: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2.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取供试品约4mL,置称定重量的具塞锥形瓶中,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与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60.05mg的C₂H₄O₂。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二部,p.1253。
8安全性与防护危险性闪点(℃):39 爆炸极限(%):4.0~17
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燃烧性:自燃温度:463℃[14]
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浓度较高的乙酸具有腐蚀性,能导致皮肤烧伤,眼睛永久失明以及黏膜发炎,因此需要适当的防护。上述烧伤或水泡不一定马上出现,很大部份情况是暴露后几个小时出现。乳胶手套不能起保护作用,所以在处理乙酸的时候应该带上特制的手套,例如丁腈橡胶手套。浓缩乙酸在实验室中燃烧比较困难,但是当环境温度达到39℃(102℉)的时候,它便具有可燃的威胁,在此温度以上,乙酸可与空气混合爆炸(爆炸极限4%~17%体积浓度)。
乙酸的危害和乙酸溶液的浓度有关。下表中例举了乙酸溶液的欧盟分级:
10%–25% | 1.67–4.16 mol/L | 刺激 (Xi) | R36/38 |
25%–90% | 4.16–14.99 mol/L | 腐蚀 (C) | R34 |
>90% | >14.99 mol/L | 腐蚀 (C) | R10, R35 |
因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及腐蚀性蒸汽,操作浓度超过25%的乙酸要在眼罩下进行。稀乙酸溶液,例如醋,是无害的。然而,摄入高浓度的乙酸溶液是有害人及动物健康的。
泄漏处理污染排放类别:Z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穿戴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溢漏物,使之流入航道,被很快稀释,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赶走泄漏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用水喷淋去堵漏的人员。
急救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再用干布拭擦,严重的须送医院诊治。
吸入:若吸入蒸气得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给予催吐剂催吐,急送医院诊治。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深度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不要将工作服带入生活区。
安全信息RTECS号:AF1225000
危险品标志:C:Corrosive
风险术语:R10
安全术语:S23
安全术语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R10Flammable.
易燃。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