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果(学名:Synsepalum dulcificum),又名变味果,属于山榄科多年生矮生灌木,神秘果的果肉酸涩,但内含有神秘果蛋白,吃了神秘果半小时内,接着吃其他酸性水果,会觉得这些酸水果不再是酸味,而变为甜味,故名神秘果。另外其籽大而苦,叶可泡茶,树形美观,也可作盆景。神秘果别称梦幻果、奇迹果。它的果肉中含神秘素,能改变人的味觉,吃神秘果后几小时内吃酸的食物,味觉显著变甜。可鲜食,。神秘果也是有趣的观赏植物,宜在中国高温、高湿的亚热带、热带地区种植。是一种将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集于一身的水果。神秘果树高2~4米,果子长2厘米,直径8毫米,枝、茎灰褐色,且枝上有不规则的网线状灰白色条纹,叶面青绿,叶背草绿,琵琶形或倒卵形,花小、腋生、白色;单果,椭圆形,成熟果皮鲜红色,肉薄,乳白色,味微甜,汁少,种子1枚、褐色。果实7~8月成熟。神秘果肉中含神秘素,能改变人的味觉,吃神秘果后几小时内吃酸的食物,味觉显著变甜。
神秘果是一种小乔木,高约3-4米,它一年四季结果不断。它的果实并不大,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剥去红皮,露出白瓤,中间只有—颗大种子。神秘果树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当地居民常常用它来调节食物的味道,它能使酸面包变得甜而可口,使酸味的棕榈酒和啤酒变甜。吃过酸、辣、苦、咸的食物之后,嚼上几口神秘果,立刻变成甜的味道。奇异的神秘果不愧为是一种通用性变味觉的果实。
神秘果株高1.5~4.5米,枝条较多,叶子稠密,树呈馒头形,属低位荫发,侧枝萌发力强,茎枝褐色,枝绿梢红独具特色,叶子较小、互生、分枝矮、丛生,每缝有叶5~7片,色有光泽花小、白色、腑生,花期2~5月,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盛果期为3、6、10月,果小椭圆形,长2厘米、宽1.2厘米,成熟时果实鲜红,果肉白色多汁,种子一枚橄榄形,深褐色,以蚂蚁等昆虫传授花粉。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3米,分枝多,短而密集,形成紧密的树冠;倒卵形革质叶子互生,单生或簇生于果枝叶腋间。神秘果的花在枝条上着生,一年有两次明显的花果期(第一次2-3月盛花、4-5月果熟,第二次4-5月盛花,6-7月果熟),全年都有少量花果出现;小浆果外表光滑,未熟时青里带红,直径0.6至1cm似花生米,成熟时呈橙红色,果实尾端有一根较强的小钢毛,只有一层薄薄的果肉。
树形﹕
神秘果为终年常绿灌木,鲜少落叶,树高可达2~5公尺,生长缓慢,以盆栽植四年生之树高可达60-80公分,树形略呈尖塔型。
叶﹕
初叶为浅绿色,老叶呈深绿或墨绿色,叶形略似细叶榄仁,呈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多数丛生枝端或主干互生,叶脉明显,侧脉互生,叶缘微有波浪形。叶脉约八对。可泡茶。
花﹕
花开叶腋,白色小花,径仅0.65~0.75公分,全年开花,花期4~6周,花有淡淡椰奶香味。
果﹕
花后结果,为绿色椭圆体浆果,长约2~3公分,径约1公分,成熟后呈鲜红色。
种子﹕
由果肉包覆,种子约占果实的二分之一,头尾略尖,如小橄榄状,果肉可供食用,果肉去除后之种子一半为深褐色之光滑表面有如释迦果种子,另一半为由果肉留下的一层薄膜包覆,难以去除,遂有(阴阳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