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头部轮廓清晰,略长。颈薄有皱褶。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庞大,重可达11~28千克,乳静脉明显。耐热性较差,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世界上奶牛品种近百个,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等。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专门化奶牛品种。经用黑白花牛与中国黄牛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长期选育,已培育出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

一般未曾生育的母牛不产牛奶,更加不会长时间产出人类借以饮用的鲜奶,母牛只有在生产了幼牛后才会产奶。一般一头母牛应该在两岁时产第一头幼牛,随后约每年产一头幼牛。有时两头幼牛之间的间隔也会长一些,但这对产奶不利。
今天大多数母牛是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受精的,其优点在于农民不必饲养公牛,而且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小牛品质良好。这样对此感兴趣的农民也可以学习繁殖技术。此外人工授精时传播传染病的可能性比自然授精要小。
2黑白花
产地
原产于荷兰,也称荷兰牛。其毛色为黑白花片。该牛风土驯化能力强,世界各国都有引进饲养,并经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系统的繁殖或同当地牛进行杂交,而育成较适应当地环境条件且各具特点的黑白花奶牛。

外貌
体型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皮薄脂肪少,被毛细短,毛色为明显的黑白花片,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大而丰满,乳静脉粗而弯曲,奶牛只有四只乳头,一般两列均匀,长5~8cm,多余的副乳头一般都短小不出奶,自然萎缩。成年公牛体高143~147厘米左右,体重900~1200公斤,纯种母牛体高130~145厘米左右,体重650~750公斤左右。
性能
奶牛近照
奶牛近照
该牛分为奶用、肉奶兼用两种。奶用牛的产奶量是奶牛中最高的。平均产奶量为4500~6000升/年,乳脂率3.6~3.7%。奶肉兼用的牛,平均产奶量比奶用牛的低1000~2000升,乳脂率4%。黑白花牛具有体型高大、产奶量高、母牛性情温和、易于管理的特点。但不耐热,抗病力较弱。中国培育的黑白花奶牛由于来源复杂,类型不一,加上各地饲养管理及育种条件不同,故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均不一致。
生产性能
泌乳性能:重点育种场的乳牛,全群年平均产乳量已达到7000kg以上,现一个泌乳期(305d)产乳量达到1万公斤以上乳牛的数量已经很多。质量较好的乳牛,其第三泌乳期平均崐产乳量达6000吨以上。

产肉性能:据少数地区测定,未经肥育的母牛和去势公牛,屠宰率平均可达50%以上,净肉率在40%以上。据黑龙江省测定,14头成年母牛,屠宰率平均为53.3%,净肉率平均为41.4%。
繁殖性能
初情期在6~9月龄,随饲养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发情周期15~24d,平均21d崐妊娠天数,母犊为277.5d,公犊为278.7d。自1972年开始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以来,到1982年全国大中城市及郊区的黑白花奶牛均己普遍应用。
适应性能
黑白花奶牛分布在40~-40℃的气温条件下,由于各地的饲料种类、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很大,因此,在各地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据初步测定,中国黑白花奶牛在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能较差。但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产乳量则无明显变化。王兴洲等(1981)报告,黑龙江省的黑白花奶牛,当气温在17~20℃时,饲料利用率最高,每公斤代谢体重所需的维持净能为最小,气温高于或低于临界温度(24℃)都会多耗能量。又据杨魁武(1981)报道,武汉地区在6、7、8、9月份高温季节,最高气温在29.5~32.9℃,产乳量明显下降。母犊牛的初生体重在8、9月份平均为32.4kg,比1、4、5月的初生重降低4.8kg。同时,对受胎率的影响也大,发情期受胎率在7、8、9月份也是最低的,分别为别21.9%、17.1%和24.0%;其他各月均在30%以上,最高月受胎率为44%。

杂交效果
应用中国黑白花奶公牛杂交改良当地母牛,提高其产乳性能的工作已在全国各地进行。据初步资料,在贵州、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已获得明显的效果。据贵州省对本地黄母牛进行级进杂交的结果,体尺、体重和产乳量随级迸代数明显提高,而含脂率随级进代数而降低,发病率随级进代数而增加。故在贵州的条件下,级进杂交以不超过四代为宜。在役用性能上,一代杂种的挽力和功率各超过本地黄牛的25.3%和26.5%。据耕地测定,在6h内,杂种牛完成2.46亩,本地黄牛为1.5亩,杂种牛比本地牛提高64%。内蒙古应用黑白花奶公牛与三河母牛杂交,提高产乳量更为明显,在第三胎时一个泌乳期产乳量,一代、二代和三代杂种分别可达到4024、5160和6515kg,比三河牛崐分别提高25.8%、61.3%和103.6%。甘肃省用黑白花奶公牛与秦川牛杂交,也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