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缆吊头是作为预制分支电缆在垂直安装布置时的起吊挂具,是预制分支电缆的附件,在水平布置时,则无需该附件。
技术要求:
a.耐受AC.3500V、5min不出现击穿;绝缘电阻≥200MΩ。b.承受该预制分支电缆自重2倍的重力24h不脱落。因预制分支电缆安装固定后,该吊头已不再承受重力。
3)剥主、分电缆外层护套、内层绝缘的技术要求:
a.确认用户指定长度尺寸;
b.切剥主分电缆的外层护套、内层绝缘的切口要整齐,并少是伤及电缆的导体材料。
4)分支接头压制成型的技术要求:
a.接头联结件应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b.压接成型后的分支接头应有足够的压接力、接触面积,保证接触电阻约等效长度导体的电阻;
C.压接过程中不允许伤害主、分电缆的导体材料;
5)分支接头注塑成型的技术要求:
a.注塑用绝缘材料应采用与主、分电缆内层绝缘或外层护套型号相同的绝缘材料;
b.在注塑过程中不得对主、分电缆原有的内层绝缘及外层护套造成任何伤害;
c.确保注塑材料和主、分电缆外层护套有效粘全后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d.分支联体注塑成型后,耐压AC.3500V、5min不出现击穿;绝缘电阻≥200MΩ。
6)预制分支电缆的成品检验
a.外观检查;
b.主、分支电缆的连续性检验;
c.耐电压检验;
d.绝缘电阻检验。
7)预制分支电缆的成品包装
预制分支电缆在包装时对各电缆端头用电缆盖帽密封,然后卷绕在电缆盘上或成束卷绕,并采用运输中不会损坏电缆的合适方式进行包装。
由于上述规范在颁布实施时,分支电缆产品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先例,因此在规范中并未提及分支电缆,但在众多条款中体现了设计指导方向,总的说来,有三种观点:
1、关于配电级数——越少越好;
2、关于配电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放射式>树干式>分区树干式>链接式;
3、关于安装敷设方式,应与环境、建筑特征、机电应力等多种因素相适应。
(一)、关于配电级数:对配电级数而言,GB50052-95第3.07条规定:供电系统应简单可*,同一电压供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8.14条规定:“自变压器一次侧至用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但对非重要负荷供电时,可超过三级。”上述规范体现了一个要领,那就是配电级数越少越好,越少可*性越高,技术越先进。
(二)、关于配电方式,GB50052-95中第6.02、6.03、6.04、6.05条中提出:“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物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但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当用电设备为大容量,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特殊要求的车间、建筑物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当部分用电设备离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少的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超过5台,其总容量不宜超过10kW”:“在高层建筑物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预分支电缆的主要优点
可明显的降低配电成本
(1)、与封闭母线槽相比,价格便宜降低工程造价,并且经济指标高,综合效益明显,而且规格齐全,选用灵活,任意组合
(2)、分支头根据配电系统的配电点的需要,可任意设定分支位置
安装环境要求低,施工简便
(1)、占用建筑面积小,对土建的空间尺寸无要求
(2)、敷设简单,安装便捷,使用环境要求低,可直接敷设于电缆沟内、建筑的专用电缆竖井内,也可敷设于不同的电缆桥架中,安装精度低
(3)、与封闭母线槽相比,电缆的走向随意,弯曲半径小,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缩小了空间尺寸
(4)、安装劳动强度小,施工周期短,仅有封闭母线槽安装时的十分之一
优良的抗震性、气密性、防水性和耐火性
(1)、具有优良的抗震性,一般封闭式机械型连接母线槽,因以墙体为依托平行安装,当墙体受震动后封闭母线槽的各接头松动,而预制分支电缆不会受到影响、特别在通过建筑的沉降缝时不需要任何措施
(2)、良好的气密性、防水性,能在潮湿的环境中正常供电运行,并且也能敷设在露天和埋在土壤中
(3)、耐火型预制分支电缆在燃烧的情况下,保持90Min正常送电运行
免维护
(1)、与分支电缆按规定的方法安装后,一次性开通率高
(2)、正常运行的预制分支电缆整个系统,在平时不需要作任何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