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特点
西凤酒以当地特产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曲。工艺采用续渣发酵法,发酵窖分为明窖与暗窖两种。工艺流程分为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和挑窖等工序,自有一套操作方法。蒸馏得酒后,再经3年以上的贮存,然后进行精心勾兑方出厂。
西凤酒无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幽雅、诸味谐调,回味舒畅,风格独特。被誉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即酸而不涩,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呛喉,饮后回甘、味久而弥芳之妙。属凤香型大曲酒,被人们赞为它是“凤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西凤酒为适应各地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推出33度、38度、39度、42度、45度、46度、48度、50度、52度、55度、65度等多种度数。
蓝工坊告诉您白酒的由来: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唐代传入暹罗白酒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可见唐代的时候烧酒已经从泰国传来。
元代传入印度白酒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明代白酒自成体系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我国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清代白酒发扬光大


西凤酒为您分享:
分享5种水果是解酒法宝:
1、柚子
吃柚子能够解酒早在《本草纲目》中已经有记载了。喝酒后醉意来袭,想消除口中的酒精臭味的话,可以把柚子肉切成丁状,然后蘸上适量白糖吃,就可以恢复口气清新。
2、香蕉
有的人喝酒后会感到胸闷、心跳快而强,这时候可以适当吃1到3根香蕉来缓解酒后不适。因为香蕉中含有提升血液中血糖浓度的物质,血糖浓度上升,进而使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下降,达到解酒、缓解心悸和胸闷的作用。
3、葡萄
葡萄也是理想解酒的水果之一。新鲜葡萄中含有大量酒石酸,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跟酒中的乙醇发生反应,从而生成酯类物质,这样就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人体也就不容易喝醉了。另外,葡萄的酸味也可以缓解喝酒引起的恶心、反胃等胃部
4、西红柿
生吃西红柿或者是喝西红柿汁,都能起到解酒作用,不过后者的解酒作用更显著。由于西红柿中含有加快酒精分解和吸收的特殊果糖成分,所以一次性喝300毫升以上的西红柿汁,可以快速摆脱酒后头晕状态,从醉酒中清醒过来。
5、西瓜汁
解酒喝新鲜西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西瓜汁能促进排尿,让体内的酒精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同时也可以起到降温作用,预防酒后发热
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