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工程塑料或取代部分车用金属
到2020年,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将可能达到500kg/辆以上,约占整车用料的1/3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加之铝合金、镁合金的成本过高,且以进口为主。未来汽车的车顶、车门、座椅部件、轮毂以及汽车周边结构件,甚至车身都有可能改用工程塑料。其实,国外某些高端车型的车门等一些部件已始改用工程塑料了。
行业新闻:美国杜邦工程塑料加强市场竞争力
/8634723524.html
据统计,目前作为高分子材料典型代表的工程塑料,其产能的年均增长率为39.8%,其中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产能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6.5%、23.9%。但国内特种工程塑料的产能、产量以及市场占有率都很小,原因是在上世纪特种工程塑料已被列为战略物资,国外对我国实行禁运。
与传统工程塑料相比,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工程塑料往往采用增强剂进一步增强。最常用的增强剂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由于玻纤韧性差,对基体材料只有增强作用,并存在制品中玻纤外露等弊端。碳纤维是航空材料中使用最广泛的增强材料,需要经过纤维表面处理、上浆等多道工序,国内的工艺仍然不能生产品质较好的产品。另外,国内碳纤维的生产技术仍然较为落后,能够应用于复合材料增强的碳纤维(一般需要T800以上)仍然需要进口,这也是制约我国更高端工程塑料发展的瓶颈之一。由此可见,我国高端聚合物材料的产业化势在必行。
高分子复材三大发展趋势尽显工程塑料为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