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端头板的成型工艺不同,生产出来的质量也不同。端头板除可用整块大纲版切割成型之外,厂家还可采用两种成型工艺,即浇铸成型或锻压成型。锻压成型的端头板质量最稳定,厚度均匀,端面平整。由于它是浇铸成型后在高温下用模具加压,增加了整板的密实度和端面平整度。单纯浇铸成型的端头板容易出现蜂窝、气泡,质量相对不稳定,在张拉时易出现拉裂的现象或轻微的变形、弯曲,施工对接时桩段无法垂直,锤击施工时端头板易被打裂。
管桩端头板与钢裙板的焊接质量差。端头板加工制作时没有用Q235的板,而采用一些旧船板、回收板等劣质材料。这些二次利用的板材强度不稳定,部分锈蚀比较严重,又因可焊性差或点焊不充分,管桩离心浇注时端头部分出现跑浆,甚至导致端头板下混凝土不密实,轻则影响外观质量,重则桩头部位混凝土出现架空,使得施工中易爆裂。


在建筑施工中,端板和管桩是相依相偎的两个好伙伴,谁缺了谁都不行,因为管桩端板的单桩承载力高,设计范围广。管桩端板的基础形状规则的打桩施工顺序应先里后外,由中心逐渐往外侧对称施工。本工程基础形状规则,施工遵循“对称施工”的原则,确保了基础内挤压应力的平衡。这些都是我们从一个客户那里得知的管桩端板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小知识。下面也给大家讲述下他的施工方法:
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中,可使用不同直径的管桩,容易解决布桩问题,可充分发挥每根桩的承载能力。单校可接成任意长度,不受施工机械能力和施工条件局限。成桩质量可靠,沉桩后桩长和桩身质量可用直接手段进行监测。桩身耐锤击和抗裂性好,穿透力强。造价低廉。其单位承载力价格仅为钢桩的1/3-2/3,并节省钢材。打桩施工时,先打主楼桩——深桩(24m长),后打裙楼桩——浅桩(9m长);先打跨中桩,后打边区桩;先打近桩,后打远桩;先打毗邻建筑物的桩,后打远离建筑物的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桩基的侧向位移。防震沟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裙楼东侧建工园招待所基础为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深1m,基础底板边离大厦地下室外墙仅2.5m,桩基施工前开挖了一条宽0.8m、深2m的防震沟,沟中满填黄砂,经观察和检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招待所结构无不良影响。


管桩端板与桩尖一体化
将满足管桩结构要求的一定规格的预应力主筋定长、剪切、墩头,然后和满足管桩结构要求的一定规格的箍筋通过滚焊工艺加工成圆形钢筋笼,箍筋成螺旋状焊接在预应力主筋外侧;片状圆形钢板上加工出与预应力主筋规格和数量相对应的预应力主筋锚孔及与之联通的张拉螺栓孔;桩套箍定位台阶环状沟槽,将成型好的桩套箍定位台阶与圆形钢板焊接而成,近片状圆形钢板上外则的预应力主筋锚孔的沉孔尺寸与预应力主筋规格、墩头尺寸相对应,略大于后者;将焊接成一体的桩套箍和圆形钢板安装在钢筋笼一端,将焊接有桩套箍的管桩端板安装在钢筋笼另一端;钢筋笼一端的预应力主筋通过圆形钢板上的张拉螺栓孔穿过圆形钢板并锚固在预应力主筋锚孔中。将一端配有管桩端板和桩套箍,另一端装配有圆形钢板和桩套箍的钢筋笼放置在钢模中,布料后合模,进行预应力张拉,离心后,若有余浆,从管桩端板一侧倒出余浆,经过蒸汽养护后,放张、脱模,高温蒸汽养护,出釜,检验合格后在圆形钢板上呈十字型满焊上桩尖钢板。此时,起吊时,可应用桩尖钢板上的起吊用圆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