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询:187-337-89344.韩经理。河北省泊头市开发区
供应方管冲孔机模具专业生产
4.编制程序时,只需要输入尺寸、孔距就可操作;
5使用数控技术,伺服电机送料,效率高,工作精度稳定;
6.具有故障自我诊断和数据统计功能;
7.并可储存99个产品的加工参数,随时可调用。
冲压模具装配中需要注意
冲压模具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装配操作。装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如果没有按要求装配,在试模时容易损坏模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1. 冲压模具装配好后首先测量它的整体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有高低,应仔细查询原因。
2 导柱和导套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部位均匀一致。
3. 导柱和导套转入上下凹凸模后,其轴心线须与凹凸模端面垂直,上下凹凸模端面平行。
4. 模架装配好后,观察上模座沿导柱上下滑动是否顺畅。
5. 模柄在装入上模座后其轴心线须与凸模端面垂直,其误差不应超过0.05mm。
6. 导柱装好后正常情况下应该距离凹模模座下端面1-2mm,如果选择B导套,距离凸模模座上端面也应该是1-2mm.
7. 凹凸模之间配合间隙均匀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冲压模具工作时要承受冲击
河北方管冲孔模具报价
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有钢材、硬质合金、 钢结硬质合金 、锌基合金、低熔点合金、铝青铜、高分子材料等等。目前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绝大部分以钢材为主,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种类有: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碳 高铬或中 铬工具钢、中碳合金钢、高速钢、基体钢以及硬质合金、 钢结硬质合金 等等。
1. 碳素工具钢
在模具中应用较多的碳素工具钢为T8A、T10A等,优点为加工性能好,价格便宜。但淬透性和红硬性差,热处理变形大,承载能力较低。
2. 低合金工具钢
低合金工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了适量的合金元素。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减少了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提高了钢的淬透性,耐磨性亦较好。用于制造模具的低合金钢有 CrWMn、9Mn2V、7CrSiMnMoV(代号CH-1)、6CrNiSiMnMoV(代号GD)等。
冲床模具用于冲切宽度小于板材厚度的板料时,会因侧向力作用而使冲头弯曲变形,令一侧的间隙过小或磨损加剧,严重时会刮伤下模,使上下模同时损坏。
建议不要步冲宽度小于2.5倍板材厚度的窄条板料。剪切过窄条料时,板料会倾向弯入下模开口中,而不是被完全剪掉,甚至会楔入冲模的侧面。如果无法避免上述情况,建议使用退料板对冲头有支撑作用的全导向模具。
冲压模具冲头的表面硬化及其适用范围.虽然热处理和表面涂层可改善冲头表面特性,但并不是解决冲压问题和延长模具寿命的一般方法。一般地说,涂层提高了冲头表面硬度并使侧面的润滑性得到改善,但在大吨位、硬质材料冲压时,这些优点在大约1000次冲压后就消失了。
[1]冲软或粘性的材料(如铝);
冲薄的研磨性材料(如玻璃环氧片);
冲薄的硬质材料(如不锈钢);
频繁地步冲;
非正常润滑的情况。
表面硬化通常采用镀钛、渗氮等方法,其表面硬化层为厚度12~60μm的分子结构,它是冲头基体的一部份,而并非仅是涂层。
表面硬化的模具可按通常的方式刃磨。通过表面硬化会降低模具在冲不锈钢板时的磨损,但并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适当润滑、及时刃磨以及按规程操作等,却是有效的方法。
冲压模具制造技术提升法
冲压件对模具设计与制造密切相关,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装备制造的实力。冲压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近年来,先进精密冲压模具的总体技术水平提升很快,其模具技术水平、制造精度、使用寿命和制造周期等性能指标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当一部分高档优质模具的总体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模具水平。据了解,中国冲压模具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现在的冲压件加工模具生产总量在世界上已经位列前列,中国的冲压模具取代进口模具是必然趋势。
随着冲压模具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越发的精细,渐渐赶上发达国家,其发展主要呈现出:产品持续向着更加大型、精密、复杂及经济快速的方向发展,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制造周期不断缩短,冲压件加工模具生产将继续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在弹性变形阶段,当凸模对板料施加压力时,因为凸模和凹模之间存在间隙,受力部位不在统一垂线上,板料会在弯矩 M 的作用下产生翘曲,与凸模端面的中央部门脱离接触。这时板料只和模具的 凸、凹模刃口部门相接触,压力集中于刃口四周。在冲裁过程中,因为板料的弯曲,模具的受力主要集中于刃口四周的狭小区域。凸、凹模刃口区域不仅位于最大端面压应力和最大侧面压应力的交聚处,而且也处于最大端面摩擦力和最大侧面摩擦力的交汇处,工作时刃口承受着剧烈的压应力和摩擦力作用。
冲压模具的形式很多,冲模也依工作性质,模具构造,模具材料三方面来分类。
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分类:
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a.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b.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c.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d.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冲压模具装配时要保证凹凸模之间一定的间隙,并且间隙需要匀称,这样才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及保证冲压件的质量。下面列举一些方法保证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匀称。
1. 直接测量,利用度量工具直接测量凹凸模之间的间隙,由于凹凸模之间的结构复杂,测量工具只能使用在单边间隙在0.02mm以上的冲压模具,如果间隙过小,将难以测量。
2. 垫片参考测量,在凹凸模配合部位间隙处插入厚度均匀的纸片或金属片。以垫片的厚度参考标准保证凹凸模配合间隙匀称。
3. 透光法测量,利用灯光照射凹凸模之间的配合间隙,通过透出的光隙大小来判定凹凸模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
4. 在凸模上涂上一层涂料,厚度为凹凸模之间的配合间隙,然后插入凹模,此类方法简单实用,对于不能用垫片测试调整的冲压模具比较合适。
5. 镀铜法,在凸模工作端镀上一层铜层,厚度为凹凸模之间的配合间隙,然后插入凹模。此类方法与涂层法类似,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铜层能够自动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