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器的主要性能:
主要性能参数 (1) 除雾性能除雾性能可用除雾效率来表示。除雾效率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对于脱硫工程,目前用于衡量除雾性能的参数主要是除雾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一般要求,通过除雾器后雾滴含量一个冲洗周期内的平均值小于75mg/Nm3。该处的雾滴是指雾滴粒径大于15μm的雾滴,烟气为标准干烟气。其取样距离为离除雾器距离1-2m的范围内。目前国内尚无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测试标准, 根据提供的资料采用以下方法:I在除雾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采样仪采集烟气,记录采样时间,同步测量烟气流速、标准干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湿量、烟气含氧量等。II 在除雾器出口,用带加热采样管和尘分离器的标准除尘设备对气体进行等速采样。采样体积为5m3,采样后用超纯水对采样管和采样设备进行反复冲洗,洗液倒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III 用稀释的高氯酸和超纯水对采样后的微纤维过滤器进行反复冲洗,洗液用慢速厚型定性层析滤纸过滤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另取1个新的微纤维过滤器作空白样。 IV 用烟尘采样仪测定吸收塔进口烟尘浓度,然后计算除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 (2)压力降压力降指烟气通过除雾器通道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雾系统压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的压力降一般要求小于200Pa。 2 除雾器的特性参数 (1) 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dcr 波形板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在一定的气流流速下,粒径大的液滴惯性力大,易于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除雾器对液滴失去了分离能力。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是指除雾器在一定气流流速下能被完全分离的最小液滴粒径。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越小,表示除雾器除雾能力越强。应用于世法脱硫系统屋脊式除雾器,其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在20-30μm。
火电厂、化工厂湿法脱硫吸收塔除雾器,结构为流线型2通道带钩除雾器
本公司生产的除雾器有4种板片结构形式,流线型2通道带钩除雾器组件是4种板片结构中效率最高的一种,由于板片带钩,效率和二次夹带的临界速度都得以很大提高,但也因此带钩而使冲洗的难度增加,这种板片结构在5年以前是主流,现在渐渐被流线型2通道不带钩除雾器组件所取代,但是在一些除雾效率要求高,结垢不严重的场合还是选用。
部分参数:
-->结构:平板式;
-->板片厚度:3mm;
-->板片高度:流线型2通道为170mm,折线型2通道为190mm,折线型3通道为230mm。
-->除雾器高度:流线型2通道为210mm,折线型2通道为230mm,折线型3通道为270mm。
-->材质:增强聚丙烯(FRPP);
-->除雾效率: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雾滴浓度低于75mg/Nm3;
-->耐高温:0--90℃;
叶片参数
1.第一级除雾器
叶片高度:170mm 叶片厚度:3.0mm 叶片间距:30mm
叶片形式:流线型2通道
2.第二级除雾器
叶片高度:170mm 叶片厚度:3.0mm 叶片间距:28mm
叶片形式:流线型2通道中间带倒钩
3.成型工艺:注塑成型
除雾器的应用与类型选择
除雾器是应用于工业废气排放时气-液分离的处理设备。除雾器的应用在工业废气排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去除夹杂在废气中的雾沫和灰尘。除雾器的应用符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常见的除雾器产品,可以登陆乐百供工业品采购网,上面有很多可供选择。
除雾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过滤气相中的雾沫和灰尘,完成气-液两项的分离。除雾器的应用对于环境保护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工业生产的废弃物都是粉尘颗粒,去除的办法就是先将颗粒融入水等溶液,而后以除雾器来完成气-液分离,降低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治理,除雾器等环保类型的机械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雾器不同的种类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有所不同,波形板除雾器和叶片除雾器多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硫酸盐和二氧化硫颗粒的分离,而丝网过滤器多用于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的蒸馏、蒸发和吸收工艺。
除雾器为了提高除雾效果,一般采用两级叶片,第一级为粗除,第二级为精除。屋脊式除雾器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上层,多采用单层梁支撑两级叶片的固定方式。但为了检修方便,也有用户要求用两层梁支撑。平板型除雾器可以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内,也可以布置在烟气水平流动的烟道中,一般采用双层梁支撑或固定。
屋脊式除雾器的优点是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这样,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气流速减小。但是,由于屋脊式除雾器需要在吸收塔的截面上留出矩形通道,而吸收塔是圆形的,所以部分面积需要用盲板封起来,从而部分抵消了一部分优势。另外,屋脊式除雾器的结构较平板型除雾器更稳定,可以耐受的温度较高,因此,当脱硫系统不设GGH时,建议采用屋脊式除雾器。单层梁的屋脊型除雾器高度一般为2850mm,而两级平板型除雾器高度为3230mm,即单层梁的屋脊型除雾器占用空间较小。但是,考虑到减小携带水量,通常要求烟气在除雾器叶片以上1m处开始改变流向和提高流速,这样可以使大的颗粒落回到除雾器。如果加上这预留的1m空间,屋脊式和平板式除雾器占用总空间接近。
另外,从经济角度分析,平板式除雾器的成本比屋脊型稍低一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平板型,只有在烟温相对较高时,为了提高安全性才选择屋脊式除雾器。
安装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除雾器支撑梁的制作和安装必须执行相关标准,并将其作为工程质量检查计划表中的一个项目加以重视。在除雾器安装过程中曾发现有梁间距过大问题,这将使除雾器不能牢固定位。另外,在冬季安装除雾器时,一定要小心搬运,PP材料在温度较低时的韧性较差,受到强冲击时易碎。
(2)为避免出现除雾器垮塌事故,应建立对除雾器的冲洗制度,并及时观察除雾器前、后端压差,当压差增大时应尽快冲洗。
(3)对于燃煤硫分高于设计值的电厂,由于从吸收剂补充来的水量增加,而吸收塔的蒸发量不变,导致吸收塔水位越来越高,使得吸收塔始终处于高液位运行状态,除雾器得不到自动冲洗。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建立除雾器定期冲洗制度。
虽然平板式和屋脊式除雾器都已成功应用于烟气脱硫工程中,但从经济性考虑,建议一般情况下选用平板式除雾器,且支撑梁间距不要超过2000mm;而在烟温较高的情况下,采用屋脊式除雾器比较适宜;要避免除雾器结垢,维持除雾器的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建立除雾器的检测和冲洗制度。
范围
2 引用标准及文献
定洲电厂脱硫系统P&ID图
DCS系统闭环控制图
DCS系统逻辑模块图
脱硫装置操作和控制基本概念
设备的运行维护手册
3 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特性
系统介绍
本烟气脱硫系统采用高效脱除SO2的湿法石灰石-石膏工艺。该套烟气脱硫系统(FGD)处理烟气量为#1和#2机组(2×600MW)100%的烟气量,定洲电厂的FGD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吸收塔系统
(2)烟气系统(包括烟气再热系统和增压风机)
(3)石膏脱水系统(包括真空皮带脱水系统和石膏储仓系统)
(4)石灰石制备系统(包括石灰石接收和储存系统、石灰石磨制系统、石灰石供浆系统)
(5)公用系统
(6)排放系统
(7)废水处理系统
3.1.1 吸收塔系统
吸收塔采用先进的逆流喷雾塔,烟气由侧面进气口进入吸收塔,并在上升区与雾状浆液逆流接触,处理后的烟气在吸收塔顶部翻转向下,从与吸收塔烟气入口同一水平位置的烟气出口排至烟气再热系统。吸收塔塔体材料为内衬玻璃鳞片的碳钢板。吸收塔烟气入口为内衬耐热玻璃鳞片的碳钢板。吸收塔内上流区烟气流速为4.2m/s,下流区烟气流速为10m/s。在上流区配有3组喷淋层,安装的三重螺旋喷嘴使气液效率接触,并达到高的SO2吸收性能。每个吸收塔配置3台循环泵。另有1台叶轮作为仓库备用。脱硫后的烟气流向装在吸收塔出口处的除雾器。在这个过程中,烟气与吸收塔喷嘴喷出的再循环浆液进行有效的接触。
吸收了SO2的再循环浆液落入吸收塔反应池。吸收塔反应池装有6台搅拌机。氧化风机用于将氧化空气鼓入反应池中与浆液反应。氧化系统采用喷管式系统,氧化空气被注入到搅拌机桨叶的压力侧。一部分HSO3-在吸收塔喷淋区被烟气中的氧气氧化,剩余部分的HSO3-在反应池中被氧化空气完全氧化。吸收剂(石灰石)浆液被引入吸收塔内中和氢离子,使吸收液保持一定的pH值。中和后的浆液在吸收塔内循环。
吸收塔排放泵连续地把吸收剂浆液从吸收塔打到石膏脱水系统。循环浆液浓度大约25wt%。排浆流速由控制阀控制。
脱硫后的烟气通过除雾器来减少携带的水滴,除雾器出口的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3。两级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的出口烟道上。除雾器由阻燃聚丙烯材料制作,型式为z型,两级除雾器均用工艺水冲洗。
吸收塔入口烟道侧板和底板处装有工艺水冲洗系统,冲洗自动定期进行。冲洗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喷嘴喷出的石膏浆液带入入口烟道后干燥粘结。
在吸收塔入口烟道装有事故冷却系统,事故冷却水由工艺水泵提供。当吸收塔入口烟道由于吸收塔上游设备意外事故而温升过高或所有的吸收塔循环泵切除时本系统启动。
3.1.2 吸收塔系统
锅炉出来的烟气增压后流入气气换热器。每台600MW机组烟气管线上气气换热器前装有一台增压风机。
在吸收塔系统中除去SOX的烟气经气气换热器加热后,通过烟囱排放。
(1)烟 道
烟道包括必要的烟气通道、冲洗和排放漏斗、膨胀节、法兰、导流板、垫片、螺栓材料以及附件。
在MCR工况下,烟道内任意位置的烟气流速不大于15m/s。烟道留有适当的取样接口、试验接口和人孔。
烟道设有旁路系统。进出口挡板门为双百叶型式,在吸收塔系统运行时打开。旁路挡板为单百叶型式,在吸收塔系统运行时关闭。当吸收塔系统停运、事故或维修时,入口挡板和出口挡板关闭,旁路挡板全开,烟气通过旁路烟道经烟囱排放。
(2)增压风机
增压风机(BUF)布置在气气换热器上游、运行在干工况下(A位)。其型式为轴流式,带液压动叶可调控制器。增压风机包括电机、控制油系统、润滑油系统和密封空气装置。可变的叶片间距控其制流量及压力。
从主烟道引入的FGD系统入口烟道压力为200Pa,FGD系统停运时仍为200Pa,在FGD系统运行时其入口烟道压力为700Pa,因此增压风机的压头考虑了FGD系统烟道的压降和运行时进出口500Pa的压差的要求。
(3)烟气再热系统
每台机组配置一台单立轴、回转再生式气气换热器(GGH)。在MCR工况下,GGH能够将净烟气加热至80°C以上(烟囱入口处),而不需要补充其他热源。在MCR工况下,GGH最大泄漏量少于1%烟气量。为了清洁和保证GGH的烟气压降满足要求,系统配备了压缩空气吹扫系统。GGH的在线冲洗水泵在GGH压降高于正常值投运,GGH的离线冲洗水泵在FGD定期检修时投运。
3.1.3 石膏脱水系统
石膏浆液由吸收塔排放泵从吸收塔输送到石膏脱水系统。石膏浆液浓度大约为25wt%。石膏脱水系统为两炉(2X600MW)公用,包括以下设备:
l 石膏旋流站
l 带冲洗系统的真空皮带机
l 滤水回收箱
l 真空泵
l 滤布冲洗水箱
l 滤布冲洗水泵
l 带搅拌器的滤水箱
l 滤水泵
l 石膏饼冲洗水箱
l 石膏饼冲洗水泵
l 带搅拌器的缓冲箱
l 废水旋流站
l 废水箱
l 废水泵
l 石膏仓
l 石膏仓卸料装置
(1)石膏旋流站
石膏浆液输送到安装在石膏脱水车间顶部的石膏旋流站。
浓缩到浓度大约55%的底流浆液自流到真空皮带脱水机,上溢浆液经缓冲箱自流到废水旋流站。废水旋流站的溢流通过废水泵送至废水处理系统,底流至滤水箱。
(2)真空皮带脱水机
真空皮带脱水机和真空系统为并列系统,每套系统的容量为两台机组MCR工况下75%的容量。
石膏旋流站底流浆液自流输送到真空皮带脱水机,由真空系统脱水到大于含90%固形物和小于10%水份。当脱水时,石膏经冲洗降低其中的Cl-浓度。滤液经滤水回收箱进入滤水箱。通过皮带脱水机的翻卸,脱水石膏落入石膏仓,然后由石膏卸料装置卸至汽车运输(螺旋卸料装置排空平底仓)。
工业水作为密封水供给真空泵,然后收集到滤布冲洗水箱,用于冲洗滤布。另外还供至石膏饼冲洗水箱,滤布冲洗后的水也收集在石膏饼冲洗水箱用于石膏饼的冲洗。
来自缓冲箱和滤布冲洗水箱的溢流以及废水旋流站的底流自流到滤水箱,然后由滤水泵输送到湿式球磨机系统和吸收塔。
3.1.4石灰石制备系统
石灰石制备系统为两台炉(2×600MW)共用,由下列子系统组成:
(1)石灰石接收存储系统
石灰石接收存储系统由下列设备组成:
l 石灰石接收料斗
l 石灰石卸料振动给料机
l #1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
l 石灰石斗式提升机
l #2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
l 石灰石布袋除尘器
l 石灰石仓
l 石灰石仓布袋除尘器
l 石灰石称重式皮带给料机
l 金属分离器
石灰石块用卡车运输,然后卸进石灰石接收料斗。石灰石块的粒径不大于20mm。石灰石卸料斗中的石灰石由石灰石卸料振动给料机给送至#1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石灰石块经#1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石灰石斗式提升机及#2石灰石卸料皮带输送机送至石灰石仓。石灰石仓的容积相当于两台炉(2×600MW)BMCR工况下运行4天的石灰石供给量。石灰石仓有两个出口供料给2台石灰石称重式皮带给料机。每台灰石称重式皮带给料机的容量为2台机组BMCR工况的75%容量。称重式给料机根据要求将石灰石供给湿式球磨机进行研磨。
(2)石灰石研磨系统
石灰石研磨系统由下列设备组成:
l 湿式球磨机
l 磨机浆液箱
l 磨机浆液箱搅拌器
l 磨机浆液泵
l 石灰石浆液旋流站
配置两套并列的石灰石研磨制浆系统。每套的容量相当于两台锅炉(2×600MW)在BMCR运行工况时满负荷石灰石耗量的75%。磨制后的石灰石粒度为90%通过250目筛。石灰石在湿式球磨机内磨碎后自流到磨机浆液箱,然后由磨机浆液泵输送到石灰石浆液旋流站。含有大颗粒物料的石灰石浆液从旋流站底流浆液再循环回到湿式球磨机入口,上溢浆液排到石灰石浆液箱,制成的浆液浓度约为30%。
(3)石灰石浆液供给系统
提供一只石灰石浆液箱和四台石灰石浆液泵。每只吸收塔配有一条石灰石浆液输送管,石灰石浆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吸收塔。每条输送管上分支出一条再循环管回到石灰石浆液箱,以防止浆液在管道内沉淀。
3.1.5 公用系统
公用系统包括工艺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
(1)工艺水系统
工艺水水源由业主提供,并输送到FGD的工艺水箱中。工艺水由工艺水泵从工艺水箱输送到各用水点,例如吸收塔、吸收塔入口烟道冲洗水等。
除雾器也用工艺水冲洗。冲洗水由每台机组的除雾器冲洗水泵自动地、定时地输送到除雾器。
(2)工业水系统
工业水水源由业主提供,并输送到FGD岛的工业水箱中。储存在工业水箱的工业水由工业水泵输送到真空泵作为它的密封水。GGH的在线冲洗也由工业水完成,冲洗水由GGH在线冲洗水泵供应到GGH冲洗系统,该水泵两台机组共用。
(3)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由业主提供至各设备。冷却水被输送到增压风机、氧化风机、湿式球磨机和空压机处以带走产生的热量,最后返回至FGD岛分界处。
(4)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包括3台空压机(2台机组1运1备)、1只储气罐。压缩空气用于GGH吹灰用气。
3.1.6 排放系统
排放系统设有1只事故浆液箱、2个吸收塔排水坑(每台机组1个)、1个石灰石制备系统排水坑和1个石膏脱水系统排水坑。当需要排空吸收塔进行检修时,塔内的浆液主要由吸收塔排放泵排至事故浆液箱直至泵入口低液位跳闸,其余浆液依靠重力自流入吸收塔排水坑,再由吸收塔排水坑泵打入事故浆液箱。
由每个箱体和泵内排出的疏水也通过沟道分别集中到吸收塔排水坑、石灰石制备系统排水坑和石膏脱水系统排水坑。
3.1.7 废水处理系统
3.1.7.1 概述
吸收塔的石膏浆液通过水力旋流器浓缩,浓缩后的石膏浆液进入真空皮带脱水机,水力旋流器分离出来的溢流液一部分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另一部分进入废水旋流器,废水旋流器分离出来的溢流液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废水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