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规范---预制管桩托板施工
软基处理的预制管桩托板施工质量控制:构造钢筋采用数控设备加工,采用专用胎架安装钢筋骨架,整体性好,钢筋间距均匀;采用整体钢模浇注,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采用土工布覆盖保湿养生,养护到位。
采用专用胎架安装托板钢筋骨架。
采用整体式钢模现场浇注托板混凝土。
覆盖土工布保湿养生。
托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尺寸准确,棱角清晰。
孔内深层强夯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地基处理专利新技术(专利号ZL92114452.0),是先在地基内成孔,将强夯重锤放入孔内,边加料边强夯或分层填料后强夯。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在第52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尤里卡金奖,这也是中国地基处理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金奖。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与其它技术不同之处:是通过孔道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可提高2~9倍;变形模量高,沉降变形小,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深度可达30米以上。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大厚度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液化土、风化岩、膨胀土、红粘土以及具有地下人防工事、古墓、岩溶土洞、硬夹层软硬不均等各种复杂疑难的地基处理。该技术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就地取材,如:建筑碴土、工业无毒废料、素土、砂、毛石、砂卵石、粉煤灰、土夹石、灰土和混凝土等材料均可做成各种DDC桩。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地面振动小、施工噪音低、施工速度快;成桩直径0.6~3.0m,单桩处理面积1.0~14.0㎡,不受季节限制,同时能消纳大量建筑垃圾,可在城区或危房改造居民区施工等特点
大块石填料及分层填筑强夯置换
在场地填方区,选用级配良好的大块石填料,分层填筑厚度为4m,采用堆填和抛填两种不同的填筑施工方法;经夯击能量3000knm,夯点间距4.5m,夯击16次后,对大块石填筑地基进行颗粒分析实验。抛填而成的大块石填筑层,在同一填筑层的竖向上,颗粒是上细下粗,从可比的参数平均粒径看,填筑层的层底粒径比层面粒径大2.5倍,粗细粒含量,层底较层面高9.3倍,而粒径组的含量较层面稍69.5%;反映颗粒组成的不均匀系数,层面高于地面2.2倍。相比之下,堆填而成大块石填筑层层面与层底的各粒径的含量均小于17.3%平均粒径相差24.5%;由此可见在填筑厚度和填筑粒料相近的条件下,用堆填法填筑而成的大块石填筑地基,无论颗粒组成的级配、地基加固的效果还是填筑体的整体均匀性都明显优于抛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