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蓝莓的营养丰富被大家所熟知,蓝莓在市场上一路走俏, 但是'蓝莓好吃难栽',今天仁源农业蓝莓苗培育要点。
蓝莓对授粉树的要求不像有些大果树那样严格,蓝莓种苗只要品种不同,花期大体一致,即可相互授粉;在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的蓝莓各个品种之间的开花期差异甚微,因此,同一类型的两个品种之间均可互作授粉树,同一园地内种植多个品种,授粉便不成问题,当然,如果品种过多,有时在管理上会有些不便,一般的同一块地种植3—4个品种比较合适。
土壤ph值
土壤ph值是影响蓝莓栽培作主要的一个土壤因子,蓝莓生长要求强酸性土壤条件,高丛蓝莓土壤ph值为4.0—5.5为适宜范围;最适为4.3—4.8,兔眼蓝莓土壤ph值适宜范围较宽,为3.9—6.1,最蓝莓苗培育适为4.5—5.3。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对蓝莓生长与产量有明显影响。
土壤ph值的调节
土壤ph值调节应在建园前进行。主要措施主要是加入硫磺粉,用量见下表:
调节土壤ph值至4.5的硫磺粉用量(千克/公顷)
蓝莓种苗定植的株行距
1、兔眼蓝莓:行距2.5米,株距1.5米
2、高丛蓝莓:行距2米,株距1米—1.2米
台田(深沟高垅)
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的土壤(如草甸、沼泽地、水湿地)栽培蓝莓时需要进行台田。台田后,台面通气状况改善,而台沟则积水,这样既可以保证土壤水分供应又可避免积水造成树体发育不良。
蓝莓苗培育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对蓝莓而言相当重要,因为蓝莓根系浅,吸收肥水的范围较窄,其纤维根比较脆弱,在黏土土壤上很难生长,通过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因子可以增加沙壤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强黏壤土的排水透气能力,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如果一时无法获得充足的填充材料,可在定植时先在定植穴中添加一部分,以后添加范围每年向外扩展。
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土壤疏松程度,调节土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防止水土流失,并可控制杂草的滋生。
用于地面覆盖的材料可以是锯屑,碎松树枝,松针,农作物的秸秆等有机残体或塑料地膜等,有机残体覆盖的厚度至少要达到10厘米以上,若用未腐熟的材料覆盖,在施肥时要增施一定数量的氮肥(通常增加50%)以补充微生物在分解覆盖物时从土壤中争夺的氮素。但此时施肥一定要施入土层内,切不可施于土壤表面以免进一步加速覆盖材料的腐熟分解。
定植时期:
蓝莓定植时期可以在秋季,也可以在来年春季萌芽前。秋季定植的苗木,根系恢复较早,来年春季恢复较早。但在冬季过分干燥寒冷的地区成活率会受到严重影响。来年春季定植的苗木恢复生长较晚,但成活的保险系数大。如果定植的苗木是盆栽苗,可以脱盆移栽,则定植时间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时间进行。
下层填充:
定植穴的深度40---50厘米,而栽苗的深度显然不会有这么深(初次涉足果树林木栽培者有时会犯栽苗过深的错误),挖这么深的穴只是为了改良深层土壤,即定植时对穴中的土壤进行下层填充。若土壤偏黏,在定植沟中要掺入泥炭或腐熟的碎树皮、干草、锯屑等,上面盖10厘米厚的土,以避免未腐熟的植物残体和根系直接接触。可以在沟、穴土壤的下层施少量的农家肥或无机复合肥作底肥,并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合,上面同样盖一层土。下层施肥有利于根系向纵深发展。
杂草控制:
蓝莓对许多除草剂均比较敏感,蓝莓园要慎用或不用除草剂。
很多农民都看好蓝莓市场,希望可以发展蓝莓规模化种植,增加收益。对此,仁源农业对这些年蓝莓生产的经验,给大家提出两点建议。
标准化建园
选地:根据拟种地的气候、所选品种,选择建园的区域坡度要小,地块以集中连片为好,便于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区域内土壤呈弱酸性(ph5.0-5.5),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排水系统要好。
整地:蓝莓对土壤中的农药、化肥等残留物极其敏感,为了消除土壤污染对蓝莓生长的影响,要通过深翻土地,尽量降低其伤害。
土壤改良:蓝莓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很高,要求土壤ph5.0-5.5,如土壤酸度达不到要求,则需施用一定量的硫磺粉(还可对土壤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或稀硫酸改良土壤酸性,其用量根据当地土壤情况而定;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地区加入适量的腐殖质土(草炭土),并配施一定量的有机肥。
灌溉系统及施肥系统的安装:灌溉施肥(可溶性肥料)采用先进的地下管网式滴管技术,既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又提高了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
苗木定植:春、秋季均可定植,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在定植时,首先要充分浇灌待移栽的苗木(不能破坏苗木繁育时所带的营养土,否则,苗木成活率降低)。在移栽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根系。在定植时要浅埋(5厘米左右),否则,苗木茎部容易感染病菌。
苗期管理
<span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