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装载机又叫两头忙,它前端是装载机后端是挖掘机,在施工中驾驶员只要转动座椅就可完成从装载机到挖掘机的转变。
挖掘装载机全玻璃加大的驾驶室,视野开阔,宽敞明亮。可调式座椅,使用方便舒适。
挖掘装载机绞接式前后车架、转弯半径小,液压转向,操作轻松、方便。绞接式前后车架、转弯半径小,液压转向,操作轻松、方便。液压行走,挖掘机动臂实现平移,扩大了挖掘范围。
挖掘装载机具备了小型挖掘机和装载机点全部功能。
挖掘装载机可配有多种选装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挖掘装载机挖掘前要将装载斗的斗口和支腿与地面固定,使前后轮稍离地面,并保持机身的水平,以提高机械的稳定性。挖掘作业前应先将装载斗翻转,使斗口朝地,并使前轮稍离开地面,踏下并锁住制动踏板,然后伸出支腿,使后轮离地并保持水平位置。
2.动臂下降中途如突然制动,其惯性造成的冲击力将损坏挖掘装置,并能破坏机械的稳定性而造成倾翻事故。作业时,操纵手柄应平稳,不得急剧移动;动臂下降时不得中途制动。挖掘时不得使用高速档。回转应平稳,不得撞击并用于砸实沟槽的侧面。动臂后端的缓冲块应保持完好;如有损坏时,应修复后方可使用。移位时,应将挖掘装置处于中间运输状态,收起支腿,提起提升臂后方可进行。
3.装载作业前,应将挖掘装置的回转机构置于中间位置,并用拉板固定。在装载过程中,应使用低速档。铲斗提升臂在举升时,不应使用阀的浮动位置。液压操纵系统的分配阀有前四阀和后四阀之分,前四阀操纵支腿、提升臂和装载斗等,用于支腿伸缩和装载作业;后四阀操作铲斗、回转、动臂及斗柄等,用于回转和挖掘作业。机械的动力性能和液压系统的能力都不允许也不可能同时进行装载和挖掘作业。
小型挖掘装载机支重轮主要由轮体、轮轴、铜套、浮封环、O形圈和端盖等组成。造成支重轮轮轴早期磨损的原因有以下5种:一是频繁、长距离行走时支重轮升温,使润滑油稀释,润滑效果变差。二是浮封环摩擦面压力过大,当润滑油稀释后,造成浮封环摩擦面划伤,导致浮封环漏油。三是高温加速了浮封环处O形圈的老化变形和弹性降低,造成O形圈漏油。四是浮封环和O形圈漏油后,造成轮轴、铜套等零件磨损。五是轮体、端盖构成的润滑油容腔过小,储存的润滑油铰少,当润滑油变质、泄漏后,导致轮轴、铜套不能得到充分润滑。
改进措施
要解决支重轮漏油问题,必须解决其高温发热和2支浮封环处的密封问题。改进后的支重轮如附图所示,具体改进措施有以下5点:
一是将端盖内浮封环座腔角度由原来的15°改为10°,以增大端盖与O形圈的接触面,防止O形圈与座腔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O形圈与端盖、轮体的密封更加可靠。
二是增大轮体和端盖所形成浮封环座腔尺寸,以减小每对浮封环接触面的压力和摩擦阻力,从而减少浮封环接触摩擦的发热量。
三是加大支重轮腰部直径,以加大轮腰处油腔的容积,从而保证润滑充分。
四是通过增加座腔距离,增大浮封环处的储油空间,以保证润滑油能够有效地对浮封环进行降温。
五是在铜套内壁上制作油槽,使其与轮轴接触面润滑充分;同时在轮体内壁上钻出油孔,以保证润滑油能够循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