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水系统中的黏土颗粒总是带有电荷,除在酸性介质中带正电荷外,在碱性或中性介质中都带负电荷。如加入电解质使系统变成碱性,则可防止黏土颗粒表面因带不同电荷而互相吸引导致聚沉,相反却使颗粒都带负电荷,或者起着中和正电荷的作用,使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加大,ζ电位增加,促使泥浆稀释。这就是电解质可使泥浆稀释的本质。不同离子半径带有不同电荷数量的阳离子被黏土粒子吸附的能力不同,易被黏土粒子牢固吸附的阳离子可以置换那些吸附得不牢固的阳离子,从而改变黏土颗粒表面与阳离子一起被吸附的水量,同时改变了泥浆的流动性。
可塑性指数
可塑性指数指黏土的液限含水率与塑限含水率之差。塑限是黏土或坯料由粉末状态进入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液限是黏土或坯料由塑性状态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量。即可塑性指数表示黏土能形成塑性泥团的水分变化范围。指数大则成形水分范围大,成形时不易受周围环境湿度及模具的影响,工作水分范围宽。
2可塑性指标
可塑性指标指在工作水分时,黏土或坯料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的应力 (N)和应变 (cm)的乘积,还应测出与之相应的含水率 (测定方法见第12章物理检验方法)。黏土的可塑性能根据可塑指数或可塑指标分为以下几类。
① 强塑性黏土 可塑性指数大于15或可塑性指标大于36。
② 中塑性黏土 可塑性指数7~15或可塑性指标24~36
按可塑性分类
(1)高可塑性黏土 又称软质黏土,其分散度大,多呈疏松或质地不硬的块状,如紫木节土、彰武土和东湖泥等。
(2)低可塑性黏土 又称硬质黏土,呈致密块状或石状,如同砂石等。
按耐火度分类
(1)耐火黏土 耐火度在1580℃以上,是比较纯的黏土。
(2)难熔黏土 耐火度介于1350~1580℃之间,含易熔杂较多。
(3)易熔黏土 耐火度在1350℃以下,含有大量的各种质。
按化学组成分类
(1)富铝黏土 含Al2O3 高于40%。
(2)铝质黏土 含Al2O3 在30%~40%之间。
(3)半铝质黏土 含Al2O3 在15%~30%之间。
(4)贫铝黏土 含AlO 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