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乐教育自考高等数学四步深入学习法
1、主要学习方法就是做习题。我没有买其他的辅导书,习题都是做书上的,每一章节后都有大量的习题,再加上例题,如果这些都能熟练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应该不成问题的。第五章不定积分的例题加习题起码做三遍。
2、拿到教材之前先复习了一点初等数学里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因为这部分内容教材上没有很详细的深入,但是在后面却有经常用到,数学丢了很多年的人首先掌握一点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3、试卷的分值分布大致是第一二章占15%,第三至五章占70%,第六章占15%.由此可见重中之重还是导数,积分及其应用,所以应该主抓这几章的。拿到教材后我粗略地看了一下第一、二章,然后直奔第三章,主要就是做习题。导数(包括第六章里的偏导、全导、隐函数的求导等等)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熟练掌握公式和运算规则,耐心加上仔细,基本上不太会有问题。而积分则还要讲究些技巧和方法,但是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自然会想到该走哪条思路。
4、在学习第四章的时候因为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回到第二章,而且因为已经学了洛必达法则,原来很难做的一些极限题也容易做了。两个重要极限,还有几个常用函数的极限都应该熟练掌握。
自考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日前,笔者通过对部分考试失败的自学者各项思维品质的调查发现,有近80%自学者的思维能力不同程度地低于作为对照指标的自考成功者的平均水平。
这表明,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在自考中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发现,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学习思维能力是自学成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这种能力是以先天素质为前提,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发展起来的,每个自学者只要遵循科学规律做锲而不舍的努力,思维能力是会得到提高的。
注意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主体是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就是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深入理解,才能将知识运用自如。广大自学者要善于吸收各种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审题辨析、思路设计、优化学习的习惯。
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任何一门专业知识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自学者的学习思维也要有相应的广度和深度。首先要把握知识的体系、特点、重点和难点;其次要摆脱框框套套的局限,确立多元化的思维。要从顺向和逆向两方面入手,对复杂的问题要逐层深入分析,把握知识本质特征。很多成功的经验表明,对知识的概念理解得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透彻地揭示其本质,记忆也就越牢固。此外,博览群书,勤作笔记,积累深厚的知识功底对拓展思维有较大补偿作用。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优良的学习成绩与思维的灵活性密切相关。在学习中常遇到难题,思维受阻,这主要是对知识掌握不牢固,思路呆滞、片面,记忆产生倒摄(或前摄)。难题面前若只求“进”,不思“退”,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缺乏逻辑性的思维是混乱的,无价值的。对问题的分析、综合、比较必须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进行严谨的推理、充分的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此,自学者应认真学一点逻辑学的知识。
咖乐教育备战自考笔记是复习的关键
笔记,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总结,是学习的精华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考前复习的一个重要资源!
笔记是曾经认真记录的内容,复习时再次看到这些内容会感觉很熟悉,结合笔记回忆教材的内容,很多知识点被自然串起来,一时不理解的内容再回归教材仔细查找,不会遗漏知识点。
做笔记的过程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复习时,笔记就是自己建的一个知识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就很容易了。
利用笔记复习还可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复习时,有些知识点虽有印象,但当时可能没有具体记忆,根据笔记的脉络,在最后一个月,可将一些知识点填充进去,不会出现记忆混淆的现象。如能充分利用笔记,完全可以做到抛开课本就能把所有的知识点想起来。
有些考生急功近利,想在短时间内考完所有的课程,但是最终因报考的课程过多,没有充裕的时间来复习,难以取舍最终考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虽然每年有四次考试机会,但是我们需要把握每次机会,认真复习笔记,让自己走在冲关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