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缸主要是由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带动丝杆作直线运动,因而采用驱动器还是伺服驱动器区别就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电动缸是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的执行元件,通常是活塞杆的往复直线运动,可以设定位移,精度很高,有需要还可以加入力传感器,实现直线运动中的力和位移控制。伺服驱动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驱动器是用来控制电动缸的。
而实现这些功能的电气硬件控制部分就是驱动器。因此控制器是包括了伺服电机控制及其它功能需求的控制器,它包含了伺服驱动器的功能。但两者各有各的用途,不能通用。
电缸有许多优点,虽然制作成本过高,但优点还是明显掩盖住了其缺点。
1、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结构紧凑、外形尺寸较小。
2、高响应、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惯量设计,定位和重复精度高、长工作寿命,能频繁启停 环境适应性好(低温、高温、海上、防水、防爆等特种环境)。
3、同时拥有滚珠丝杆、行星滚柱丝杆、T形丝杆的应用技术。
4、低噪音、低摩擦和低速平稳性良好,优异的控制性和稳定性。
5、省能源,并消除了液压油泄漏污染环境的缺点。
6、安装、使用方便,低维护成本和对维护人员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
电缸精密控制推力能够增加压力传感器,控制精度可达1%;很容易与PLC等控制系统连接,实现高精密运动控制。
1) 中国工人工资低,但劳动成本高,原因在于低效率。
在制造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据大头,如今,长期被依赖的中国工人低成本优势正在不断丧失。波士顿公司的报告指出,2000-2005年,中国工厂的工人平均工资和福利上升了10%;2005-2010年,中国工人平均工资和福利上涨19%,而同期美国工厂工人的成本仅上升4%。
就生产效率而言,前者的增速只有后者的一半,因此造成中国劳动力单位成本的上升。最近的两年,从2009年中期到2011年,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呈逐年下降之势,而生产效率却高于中国工人。
把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效率两个因素综合起来看,尽管中国劳动力价格依然大大低于美国,但由于美国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一些美国企业迁回本土生产后可在不同程度上对冲劳动力成本的差距。
2)美国科技发展带来能源成本低廉。
即使你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知道正在进行的水力压裂革命对美国非常有利。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让美国制造业成本变得竞争力十足。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现在要比其他出口大国低30-50%。
3)中国物流成本高
中国无处不在的收费公路等导致运输成本高于美国。
4) 中国政府管制不利在中国企业
要求在华营商的外国公司必须在当地投资,与本土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以及最近兴起的要求开放技术;互联网管制等等,同样增加成本。
5)从中国到美国进口中的固有风险
航运延误、港口罢工的威胁等供应链风险,关税成本等其他因素。
在中国电信日前举办的“互联网+”高层研讨会上,雷毅认为, “过去15年是消费互联网的时代,而未来15年将是工业互联网时代,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紧密融合的时代。我们需要靠消费,而不是销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业态。”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它是一个供需协作平台,能够实现将个性化定制产品,通过 互联网平台,通过动态组织聚合动态资源,实现消费、销售、设计、工艺、生产、协作、管理以及服务的协同,优化资源、成本、质量和周期,满足个性定制消费, 是产业的全流程或者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