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浸制标本制作。
两栖类主要代表是青蛙或蟾蜍,其浸制标本制作如下:选大小适当的青蛙或蟾蜍用乙醚、杀死、洗净。如果体型较大,应从背面斜着腹腔中注射15%的福尔马林溶液3—5ml。随即进行姿态整理,用线穿过前肢和后肢把它缚在玻璃板上,尽量保持自然姿态。如果标本已变硬应将其放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蛙生活时匍匐姿态,并将指趾展开,然后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固定5—7天后用15%的福尔马林保存。
剥离:根据鸟的不同种类和制作目的,剥离的方法各有不同,一般有三种,即胸剥、腹剥和背剥,一般的鸟以胸、腹部开口为宜。具体剥离的方法是:用保险刀片(大型鸟类可用解剖刀)从胸、腹部开口,开口前用毛笔沾上水把羽毛向两边刷,使皮肤露出,沿龙骨突起向胸部中央把皮肤剖开一段。然后用刀剖开皮和肉之间的结缔组织,大鸟可用手指向外撑皮,使皮肉分离,这时可抹些滑石粉(石膏粉),避免粘连。当露出颈和肩部时,用剪刀把两翼根部上肌肉剪去,露出关节,再剪断关节。在剥离过程中,如果有血流出或肉体被扎破,要马上用棉花堵上,并撒石膏粉。剥到大腿骨和胫骨关节处时,用剪刀剪断肌肉和关节,同时把背面皮肉也分开。剥近尾部时需特别小心,不可硬拉硬扯,切忌损伤尾和泄殖腔孔,以免造成羽毛(尾羽)脱落及脂肪渗出。这时只有颈部还没有剥皮,可用一只手把颈扯出,另一只手把颈部皮肤翻转,当剥离到头部露出头骨时,用剪刀从枕骨大孔处剪断,用药棉暂时堵住,这样肌内完整地剥出。
剥制法
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