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菇田,选好配方
1.菇田选择 一般应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靠近水源、运输条件好、3年内未种植过双孢蘑菇的中稻田或一季稻田作菇田。在收割中稻或一季稻时所留稻桩不得高于10厘米。在水稻收割完毕后,菇田要提前开好围沟和腰沟排水,以备使用。
2.菇种选择 我县目前栽培的双孢蘑菇品种主要有“2796”和“浙农1号”,两者均属中低温型品种,品质好,产量高。
3.配方选择 选择合理的配方有利于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配料比例是影响双孢蘑菇优质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县大多数菇农使用的配方有如下2种,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选用(按667平方米稻田实际栽培双孢蘑菇面积400平方米计算)。配方1:干稻草6000公斤、菜饼400公斤、磷肥100公斤、尿素60公斤、石灰200公斤~250公斤、石膏150公斤和双孢蘑菇专用肥150公斤。配方2:干稻草5000公斤、干牛粪20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00公斤、石膏150公斤和双孢蘑菇专用肥100公
内容导读:蘑菇等多种食用菌培育过程中常受曲霉菌污染危害,常见的有黄曲霉、黑曲霉、灰绿曲霉等,受害后可见疏松的呈现黄色、黑色、灰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颗粒状物。曲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分生孢子随气流飘浮扩散。
“这项技术弥补了传统种植技术原料利用率低、食用菌成活率不高的缺点,并能有效提升食用菌品质。”我国著名食用菌研究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表示,该技术对于打破国内外贸易、环保壁垒,推动我国蕈菌产业出口,提升对外农业技术合作水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新技术易于推广,“尤其是在相关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对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广大农村地区增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