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以上阶元的分类依据结构基型,即动物体内部特征;科属的分类依据比较突出,并且有一定适应性形态特征。例如,燕科具有短阔而平扁的嘴,绣眼鸟科的舌尖,生有两簇角质纤维;属的分类依据是以共有的形态特征为主,如鸟类尾羽的数目、羽冠的有无等;种的分类依据,不仅在于形态特征,而且还在于生理上的特征,即不同种在自然界中彼此间不互配生育。凡是种别未见亚种分化的,称为单型种,有亚种分化的称为多型种。
制作过程
采集
不同种动物需要有不同的生活条件,采集时应根据动物的不同栖息处所,在一定时间和时期内采用一定的方法,并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才可采到。
处理
1、整理标本:采集来的标本要经过整理,首先放到较大的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再选择生活力强、形态典型、完整无缺、大小适当的留下,弃去其它杂物。
2、恢复动物的自然状态:将水生种类移入新鲜的普通水或海水的容器内静置一小时,以使动物恢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3、麻醉:对易收缩的动物需先经过麻醉再杀死。常用的麻醉剂有乙醚、氯仿、50%的酒精、硫酸镁等。
4、杀死:动物经一定时间麻醉后(麻醉时间不能过长),使用适当药剂迅速将其杀死,以保持其外形正常和内部器官的完整。杀死药剂常用的有5—10%福尔马林、80—95%酒精、无水酒精等。
兽类标本的制作
小型兽类标本 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 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
剥皮 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 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镊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 ,直至完全抽出,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剥离上下唇时,先在鼻尖的软骨处剪断,然后再用解剖刀剥离下唇,这时皮与肉体已分离,去掉皮内脂肪和贴在皮上的肌肉,均匀涂抹防腐剂,并在四肢骨骼上缠以少许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再翻转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