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的转角处为什么要做圆角?如何确定?
答:为使铸件各部分平滑转接,防止厚断面到薄断面的急剧过渡,减少金属流
在尖角处产生涡流而形成的夹渣、铁豆和气泡;特别是不致因为尖角处应力集中和
尖角处型壳过热,模料和液体金属在此冷却慢而使熔模和铸件产生裂纹、结疤等缺
陷;在铸件上不论是平行或交叉的两壁,也不论其厚度是否一样,其连接处 (除分
型面外)都应作成圆角。
目前工厂中确定内浇口尺寸一般还是采用经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以铸
件上热节圆截面积或直径作为确定内浇口 (或冒口颈)的主要依据,故也称热节圆
比例法。设铸件热节圆直径为D节,则内浇口直径就为:以内=KD节。
式中,K为比例系数,凭经验一般可取K=0.4~0.9,或内浇口截面积为与
它相接处铸件热节截面积的0.7~0.9倍,即F内=(0.7~0.9)F节。
这种比例法的优点是简单而直观,只加少许计算就可迅速确定内浇口尺寸。但
该法中的比例系数K值应用较灵活,取值范围也比较大,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时需
要设计者有一定的生产和设计经验。
在确定基准面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 基准面应选择与待加工表面有精度要求的面,并尽量使产品零件的设计基
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② 精铸件的基准面一般选非加工面,若选为加工面时,好是加工余量较少
的面,以保证精度要求较高的待加工面余量足够。
③ 基准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滑,不宜采用有铸造斜度和分型痕迹的表面作为基准面。
其上不应开设内浇口,更不能用内顶杆和活块形成的面作基准面,以保证定位精度。
④ 在同一铸件上尽可能只选一个基准面,即是划线基面,同时又是压型型腔
尺寸基线和机械加工毛坯基准面。但基准面个数应能约束六个自由度,一般选三个
基准面 (回转体零件则选两个基准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