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教授】拥有若水商学院、北大总裁班超强团队、专业团队一站式服务培训
中医认为,外科病症“其本在内,其标在外”,疮疡虽发于皮肉局部,而与全身气血密切相关,故无论痈疽、疮疥等感染性疾病,瘿瘤、瘰疬等甲状腺疾病、颈部淋巴肿,都与脏腑、气血、经络、阴阳病变有关,可以应用膏方合理辨治,整体调理;尤其是手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免疫力遭到严重破坏,气血受损,用膏方可收培补元气、标本兼治之功。如治疗脱疽、血管炎患者,膏方中采用祛瘀通脉、滋肾补肝的中药,常可使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治疗丹毒等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冬令补方中酌加清热消肿、舒筋活络的中药,可防止疾病来年复发;治疗慢性淋巴结炎、甲状腺囊肿,膏方中用健脾化痰、益肾补肺的中药,能消除症状,增强体质;对于放、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以及口干舌燥、伤阴失液的患者,膏方中分别用降逆止呕之品和养阴生津之品等。
【苗教授】拥有若水商学院、北大总裁班超强团队、专业团队一站式服务培训
贴黑仙草贴时应注意:
(1)贴前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擦净局部,然后微火将仙草贴加热贴敷患处。
(2)局部红肿时不宜贴。贴后出现皮肤过敏,如痛痒或红肿时,可将仙草贴揭开,两 、三天后再贴,如反应严重应停用。一贴仙草贴可连续用1-2周后再揭下。
(3)孕妇忌贴脐、腰、腹部。
(4)贴用仙草贴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按说明用)。
(5)局部已溃或未溃,疼痛不止者,可贴拔毒膏,用法同黑仙草贴。
膏药
【苗教授】拥有若水商学院、北大总裁班超强团队、专业团队一站式服务培训
贴膏药的注意事项
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可根据病情贴拔毒膏。
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内膏贴于受伤部位。因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泡、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穴贴膏药期间注意休息,活动量不宜过大,严禁房事,不要使用电热毯、热水袋,避免膏药移位、药膏流出污染衣被影响疗效。停止理疗按摩、针灸、牵引等治疗。
每次取下膏药应清洗皮肤(洗澡后穴贴疗效更好),外涂“皮炎平”软膏保护皮肤,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瘙痒时,请不要紧张,暂停穴贴。除每天涂“皮炎平”或“肤轻松”4-8次外,可口服“扑尔敏”每天3次、每次8mg,休息2-4天。痊愈后再继续贴膏药。
女性患者在月经来潮期间界停使用(尤其是腰骶椎停贴膏药3-5天),创伤性骨折前期、严重皮肤病等不宜贴膏药。
未用完的膏药一定要密封好置于阴凉干燥处,以防药物挥发,如天气炎热,可置于冰箱中,膏药有效期两年,不宜和茶叶、食品存放在一起。
如果贴膏药发现出现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停止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