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摆线减速机三个型号系列由来
最初发源于德国。后来在日本发展,代表公司是住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发展。当时在中国有代表性的厂家是三个厂家,3个系列。以模仿研发为主。
一个系列是X系列。由当时的一机部通用局研制。代表厂家是天津厂(现天津百利天星传动有限公司)。X是行星的拼音的一个字母。目前X系列主要生产厂家是天津百利天星传动有限公司、河北志远减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北方企业。
第二个系列是B系列。由当时的一机部化工局研制。代表厂家是上海减速机械厂(现上海减速机械厂有限公司)。B是摆线的拼音一个字母。目前生产厂家有上海减速机械厂有限公司、泰星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南方企业。
还有一个系列是JXJ系列,由当时的一机部电工局研制。代表厂家是广东江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JXJ里一个J就是江门拼音的一个字母。目前主要JXJ系列产品的生产厂家有广东江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精诚减变速机厂有限公司等。
由于一机部各个局之间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所以造成了每个减速机之间零件参数各不相同。给客户配件互换造成不便,同时也不利于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目前,厂家的通用做法是,北方以生产X系列为主。当客户需要B系列时,只更换机器的安装尺寸,传动部分还是沿用X系列。南方以生产B系列行星摆线减速机为主。当客户需要X系行星列时,只更换机器的安装尺寸,传动部分还是沿用B系列行星摆线减速机。
减速机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现场检查准备。检修现场执行定置管理,开工前,完成检修现场的布置,检查安全措施必须全部落实,工作票已经办理完成,具备开丁条件。
2、备件及减速机的准备。开减速机前,对检修中用到的材料、备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核对,保证完好可用;对使用的检修工器具进行全面外观检查和实验,电缆盘、电动工器具、起重工器具均在检验周期内,且外观检查合格。检验合格后,将其全部运至检修现场指定位置。
3、工前交底。工作负责人向丁作班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检修质量要求、T作进度,进入T作现场检修工作开始。
4、检修指导文件准备。检修指导文件是指完成检修工作的步骤、工艺要求及验收质量标准,检修现场必须严格执行该文件,并履行相关验收手续。主要包括检修文件包、检修等。这些文件必须开丁前完成编制、审批,并组织检修人员学习讨论。
5、要圆满完成一项大型检修工作,必须做好“七分准备,三分干”,工前准备至关重要,主要包括检修指导文件准备、备件及工器具准备、现场检查准备、工前交底等。
感谢您用百忙的时间来关注本公司资讯,希望以上信息能给您带来一定的帮助,若还有这方面的疑问,随时关注我们的网站。
目前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减速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RV减速器,另一种是谐波减速器。在关节型机器人中,由于RV减速器具有更高的刚度和回转精度,一般将RV减速器放置在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的位置,而将谐波减速器放置在小臂、腕部或手部。对于高精度机器人减速器,日本具备领先优势,目前全球机器人行业75%的精密减速机被日本的Nabtesco和Harmonic Drive两家垄断(业界俗称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包括ABB、FANUC、KUKA等国际主流机器人厂商的减速器均由上述两家公司提供。其中Harmonic Drive在工业机器人关节领域拥有15%的市场占有率。
据行业人士介绍,一台精密减速器四大国际巨头采购价为3万元~5万元,卖给国内关系好的客户约7万元,关系一般的普通客户约12万元,内资企业采购精密减速机的成本比国际巨头贵一倍还多,可见其间的利润差别有多大。
2013年全球工业关节类机器人减速器的出货量为73万台,同比增长6%。目前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基本上被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和德国的Harmonica Drive所垄断。据上海机电的公告,日本的纳博特斯克2012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全球市场份额稳居60%。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纳博特斯克公司从1980年代初提出RV型设计到1986年RV减速器研究获得实质性突破,花了6-7年时间;而国内率先出结果的南通振康和恒丰泰花费时间也为6-8年;可以看出,技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换句话说,国内RV减速器现在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日本八十年代后期。
据行业内不具名人士透露,ABB、发那科、安川、库卡等国际主流机器人整机厂商均由以上两家日本公司提供减速机,并且与两家公司有着非常苛刻的合作条件,即在使用这两家公司产品时不能再使用别家的产品,否则将解除合作关系。
核心零部件一直限制着中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因此早日实现加速器的国产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