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鉴定中心、古董鉴定、评估、拍卖
微信:17750210412
咨询:13655024607
宫 钱自唐宋以来即有之,古以金,银多,而清代铜质宫钱则远过于前代,最普通的就是每逢年节户工二部所造挂灯钱,形制较一般制钱厚大,钱文则相同。它如背文天 下太平,天子万年,福寿或龙凤图案大钱就较少见,若金银质者最罕见。1958年安徽肥东县李鸿章妾莫氏墓被人挖掘,出土金质宫钱一套,今文博部门仅征 集到天聪通宝,乾隆爱宝,嘉庆通宝三枚,楷书精刻,文字劲瘦,叹为绝品,惜其余几枚被无知者熔化,令人痛心。另见类似银质鎏金宫钱一套,每钱外缘上下有突 起,中有穿孔,以银链互相串结,自顺治至光绪每朝一枚。四十年代初,张公午先生增常熟余挺生处收泉,时余七物故,藏珍品大多让渡给他人,剩钱财二百余归张 先生,内有中泉三十一品,其他多为普通品,返炉后未及细看,搁置几上,适杨成林先生闻讯来,于一串大钱中挑了枚清代宫钱,对张老讲,我挑一枚,付银圆二枚 如何?张老颔之,欣喜而别,原来杨先生掂此钱手中,觉重量有异,知为沙金所铸,上有吉语,重达一两。故张老言,此去常熟,为杨作嫁衣耳。惜当时未记具体钱 文。时杨成林先生又在他处以贱值得一枚满文长命富贵金大钱,颜色淡黄,砂眼则多,后售得善价。清代的银质宫钱一般可分刻成及铸成二类,曾见康熙通宝薄片刻 花银钱,重2.7克,书体端正,与安徽省的金质宫钱及鎏金银质宫钱字体相似,估计也是同光时代宫钱,钱背满文较差,发现少。又见光绪通宝宝泉刻有一种光绪 通宝小银钱,背浅刻龙凤花纹,且有外缘上端附穿环者,可系于身上作装饰之用,但是否尽属宫钱不敢肯定,也可能是民间吉庆用钱。铸成银质宫钱曾见乾隆通宝背 八卦小钱,重5.2克,据《大钱图录》记光绪通宝钱幕文作八卦,案每遇修葺各宫殿,上梁时安置宝合,合中皆贮此钱。但平时所见上梁八卦钱多为铜质,银钱似 仅见于此。又同治通宝背寅,福寿银钱,重7.2克,似仿康熙宝福局地支纪年钱式,寅指同治五年丙寅,此钱表面曾作抛光处理,成色极高,也少见。光绪通宝银 质小钱存世稍多,官铸,民铸均有,也有上端附环可穿系坠挂者。宣统通宝小银钱远较光绪少见,观此品制作规整,应是宫钱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