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放置石种有哪些?
园无石不秀,一个庭院里如果有着一块精品的置石,可以提升整个庭院的档次和韵味。
置石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对石的形状、色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独峰石:体量大、色彩突出,姿态或优美或雄浑,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点石: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等,“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层次丰富。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是山石在庭院中最为广泛的应用。日式庭院的置石景观,则是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体现一种自然天成的野趣,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景石的放置是将景石具有特色的一面朝向观赏者,除合乎真、善、美的法则外,更应注重牢固、安全。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
1、在同一座山或同一区域的景石组合中,忌用不同种类的石材。
2、石材的纹理要统一,切忌横七竖八乱堆乱放。
3、石色要协调,尽量选用色彩协调统一的石材。这样使人感到整个假山浑然一体,置石也与环境相协调。
江南庭院的造景元素
现代庭院中往往会设计一个休闲露台,江南庭院的休闲露台总会置上几张古典的户外木质家具,朴实却不缺乏韵味,拙朴的实木家具在郁郁葱葱的植物的掩映下,却能营造出惬意的休息空间。
江南庭院设计中,如果有内院和外院常常会用一道拱形的月亮门来隔开,这样的白色月门提亮了空间,使人联想到了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更是将内外庭院隔而不断地划分开,与院内的路面铺装、两侧的绿色植物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关系,使得空间气氛更为明快。
影壁用天然石材嵌框而成,其石面色泽纹理如丹青水墨,影画万千,颇具意趣。影壁的色调与植物、地面材料的色彩形成呼应,因此在环境中颇为和谐,并不显得突兀和冷硬。
竹筒滴水和木桥都酝酿着点点东方情怀,增强水景情趣。木桥简洁的造型与规则形的水池呼应。常春藤与蕨类植物具有极好的耐阴性,适合在水景旁种植。
中日庭院造园上的差异
别墅私家庭院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和享受,人们可以在室内欣赏庭院的景致,可以感受随季节变化的庭院,可以倾听潺潺的庭院水声,可以回味芬芳四溢的庭院环境。
庭院中的自然景物常被赋予人格美,品德美和精神美,庭院追求的是一种清新高雅的格调,注重文化的积淀,讲究气质与韵味,强调点面的精巧。
在造园手法上,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充分运用自然造景元素,将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此外还常用“小中见大”的手法,采用障景、借景、仰视、延长和增加园路起伏等方法,利用大小、高低、曲直、虚实等对比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充满象征意味的山水是庭院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然后才是建筑风格和花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