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工艺流程
绝缘检测 → 设备点件检查 → 剥除电缆护层 → 焊接地线 → 包绕填充、固定三叉手套 → 剥铜屏蔽层和半导电层 → 固定应力管 → 压接端子 → 固定相色密封管 → 送电运行验收 → 固定绝缘管 → 固定防雨裙 → 固定密封管 → 固定相色管 → 送电运行验收3.2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按操作顺序摆放在大瓷盘中。
电缆的绝缘摇测:将电缆两端封头打开,用2500V摇表、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剥除电缆护层:
剥外护层:用卡子将电缆垂直固定。从电缆端头量取750mm(户内头量取550mm),剥去外护套。
剥铠装:从外护层断口量取30mm铠装,用铅丝绑后,其余剥去。
剥内垫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垫层,其余剥去。然后,摘去填充物,分开芯线。
绝缘故障原因分析
绝缘故障
电缆的绝缘老化主要出现在投入运行的后期,一般发生在运行15年及以上电缆线路,导致电缆故障率大幅上升。绝缘老化主要分为树枝状老化、电热老化及绝缘材料老化。电缆绝缘介质内部气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游离使绝缘下降,当绝缘介质电离时,气隙中产生臭氧、硝鼓等化学物质,腐蚀绝缘层,同时绝缘中的水分使绝缘纤维产生分解,造成绝缘强度下降。
过热会加速绝缘老化变质。电缆绝缘内部气隙产生的电游离会造成局部过热,使绝缘材料碳化,引起绝缘强度下降。电缆过负荷是电缆过热重要因素。安装于电缆密集区、电缆沟及电缆隧道等通风不良处的电缆、电缆路径与热力管道并行或交叉且无有效隔热措施等都会使电缆过热而加速绝缘层损坏。
电缆绝缘长期在电和热的作用下运行,其物理性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绝缘强度降低或介质损耗增大而最终引起绝缘崩溃老化出现故障。引起绝缘老化主要原因有:
(1)电缆选型不当,导致电缆长期在过电压下工作;
(2)电缆线路周围靠近热源,使电缆局部或整个电缆线路长期受热而过早老化;
(3)电缆工作在具有可与绝缘起不良化学反应的环境中而过早老化;
(4)多根电缆并列运行时,其中一根或数根接触不良,造成其它与其并列电缆过负荷运行;
(5)电缆附件制作时,电缆连接管压接不牢,造成接触电阻增大而引起过热。
电缆故障分类
根据电缆故障定位的程序第-一步----判断电缆故障性质,可根据电缆发生的位置分为电缆主绝缘故障和电缆外护套故障。在电缆主绝缘故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低阻接地故障、低阻短路故障、断线故障、高阻接地故障、高阻短路故障、闪络型故障、泄露型故障、间歇型故障等。
什么叫做死接地故障?解决死接地故障的方法是什么
当电缆故障相间绝缘电阻或相对地绝缘电阻在0.00-10.00欧姆之间时,电缆专业人员称之为“死接地故障”,也叫“零电阻接地故障”或“永久性接地故障”。由于死接地故障点的绝缘电阻很低甚至接近于零,即使采用再大的冲击能量和冲击电压,故障点的放电声音也很微弱或无法放电,精-确定位故障点非常困难。
解决死接地故障的方法是采用音频法,包括音频绞合法和最-小扭曲法。即用大功率音频发生器FLG200与电缆连接,发出音频信号,然后使用音频接收机FLE 10在故障点附近精-确定点。(1)音频绞合法判断的方法是故障点正上方的信号最强,而两边的信号较弱,特别是故障点至电缆末端一侧的信号很弱。(2)最-小扭曲法判断的方法是赛巴SebaKMT独有技术,在赛巴FLE10接收机的显示器上会自动显示泄漏电流与距离的曲线,斜率最-大的两点之间就是电缆死接地故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