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1)播种苗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苗木(特别是扦插苗)。
地面灌溉:
高床和垄式作业区,可由灌溉渠把水引入步道或垄沟里,水从侧面渗入床内或垄中。其优点是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减少松土的次数,也比较省工,但耗水量太大,苗床宽的会产生灌水不均的现象。
低床或大田式育苗区,可由灌溉渠把水直接引入低床或畦面,水布满床面或畦面而逐渐深入土壤之中,这是漫灌。此法灌水时比较方便,但应注意水流速度要慢,以免冲倒或淹没苗木。灌溉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要增加松土次数?比较费工。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灌溉,而作物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量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落叶乔木来说,合理的种植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的灌溉方法,可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果树苗播种期。干燥的表土不适宜苹果苗播种,尤其在北方地区,对于小粒种子,不宜覆土过深,防止春旱。种植床需要合理灌溉,保证土层湿润,防止幼苗缺水。当然,还需要通过调节地表的温度,避免幼苗日灼伤。播种期幼苗给水要少浇、勤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