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百汇自动化讲解工业机器人在冲压工序加工行业的应用
平移机械手可分为单台单工位、单台多工位平移机械手。单台单工位平移机械手适合于较大型、片状的冲压生产场合。一般配合片材发料器使用。而单台多工位平移机械手则更适合于小型工件的冲压以及需要多个冲压工序的加工场合,一般配合自动送料机以及圈料进行生产。
一、设备优势:
1.适用产品范围:计算机、TFT/LCD监视器、电子、汽车等中型各种钣金冲压工件之移送;
2.左右移送,上下举升皆采用AC伺服马达驱动,送料稳定度极佳,定位精度高,移送速度快,搬送动作平顺圆滑;
3.冲床之间另可设置多轴攻牙机或翻转台(二者皆为选购)以完成在线攻牙或工件翻面之功能;
4.高自动化生产线,强化作业安全性,提升产能,稳定制品质量,有效降低不良率及成本;
5.进料方式:卷料可搭配空气送料机、NC滚轮送料机或三合一送料机,片料可搭配积层式料架;
6.依冲压工程数,可连接2~10台冲床成─自动化冲压线;
7.配合工厂空间与材料工件之方向,可在中途做直角转向;
8.吸着手臂采用快式卡座滑板,节省调整时间;
9.移送距离可依客户之冲床或模具实际排列间距订制;
10.冲床前面开放,模具保养更换容易;
11.控制方式:PLC、人机界面,通过PLC采集连线冲床的上死点信号,驱动所有连线冲床同步动作;
12.操作方式:所有操作通过人机界面完成(手动、步进、自动;高、中、低三档速度自由切换,及根据用户速度设定功能),监控操作容易;
13.保护功能:光幕监控、联锁冲床及周边设备;
14.吸著方式可为真空吸盘或电磁吸铁,气动夹具可混合使用,适应不同工件。
二、应用范围:
1、用于饲料、食品、饮料、化肥、石化、日化、工业制造等行业;
2、焊接、金属加工、搬运、上下料、装配、印刷等常见的工业生产领域。
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是综合自动化时期,这一时期空间技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多变量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于是诞生了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综合自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微电子技术有了新的突破。1958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出现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出现单片微处理机。微处理机的出现对控制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控制工程师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微处理机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使综合自动化成为现实。“自动化(Automation)”是美国人D.S.Harder于1936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机器之间的零件转移不用人去搬运就是“自动化”。
天津科百汇自动化解读ICT技术促进快速反应的原因:
1:可以用信息实现多方的协同工作。一条新的信息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如产品设计的改动)。如果可以共享信息,就可以把串行工作变成并行并减少协同中的差错。
2:可以实现知识的复用。一个人发现的知识(包括产品部件的设计),可以被其他人、被后继者重用,省下了不必要的开发。
3:物质资源的共享(分享经济),减少了获得资源的时间。
4:缩短了决策周期。把信息全面集成起来,就可以让计算机做出科学的决策、而不是人去控制或团队开会决策,大大缩短从信息感知到执行的时间。在工业4.0的体系中,缩短生产组织的决策周期可能是成败的关键之一。
5: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计算机仿真、CAD等手段,使得人们可以在数字世界里做试验,从而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