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大量培训机构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才短缺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各种证书五花八门,许多认证项目操作不规范,面对众多的培训认证,企业和从业人员无所适从,不少培训机构并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帮学员拿,证的应试机构。
由于物流专业培训“遍地开花”,很多培训机构并不具备非常成熟的办学条件,个别学校直接将国外的教材引进来,拼拼凑凑就直接给学生用了。还有的学校缺乏物流专业课的老师,就让其他科目的一些空闲教师来开课。
大多数员工都对培训表示了不同程度的不满。仓储部的员工关心如何进行仓储、分销中心选址等实用性问题;而运输部的员工想知道如何解决运输中的突发事故,比如发错货了,途中遇到动货或货被人做了手脚该如何处理,但培训师只是大谈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等概念性名词,“与其这样不如一人发本书自己看看省事”。
专家认为,不同岗位职能的物流人员对物流教育培训的需求各不相同,企业需要量身定做的培训。负责企业整体物流管理的人员必须了解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在培训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自己制定物流战略、控制物流运作的能力。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物流人才培训市场和职业认证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强学历教育、规范和建立物流职业认证体系方面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据悉,近期物流人才协会将组织物流人才培育机构、院校与物流企业进行人才问题的研讨,分析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物流培训机构未来的培养模式如何适应新的要求,供求双方如何有效结合等问题。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综合性、服务性、基础性产业,其产业构成相当复杂。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带动城市配送,网络零售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制造业物流环节外包以及生鲜产业的冷链物流市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流市场需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