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自爆,应增加均质钢化玻璃的应用量,研究检测钢化玻璃均质程度的方法,使得均质过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减少钢化玻璃应用总量,增加半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的应用量,可降低钢化玻璃自爆数量。
不言而喻,钢化玻璃应用的总量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数量一定减少。减小钢化玻璃板面尺寸,可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率。钢化玻璃尺寸越大,玻璃板越厚,自爆概率越大。在一块钢化玻璃板中,只要有一个自爆点,并最终导致钢化玻璃自爆,无论钢化玻璃板块大小,整个钢化玻璃板都破碎。玻璃板块越大,含有杂质、硫化镍粒子、边部加工缺陷、表面划伤、应力的不均匀等等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不利因素就随之增加。在同样荷载作用下,玻璃板块越大,玻璃板就得越厚,含有杂质、硫化镍粒子、边部加工缺陷、表面划伤、应力的不均匀等等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不利因素也会增加,钢化玻璃自爆概率就会加大。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为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平面钢化玻璃厚度有4、5、6、8、10、12、15、19mm八种;曲面钢化玻璃厚度有5、6、8mm三种。
钢化玻璃按其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合格品两类。优等品钢化玻璃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合格品用于建筑装饰。
钢化玻璃按碎片状态分为: Ⅰ类、Ⅱ类和Ⅲ类。
钢化玻璃 - 标准规格
平钢化玻璃
加工厚度:3~19mm
较大尺寸:3300mm×14000 mm
较小尺寸:50 mm×50mm
弯钢化玻璃
加工厚度:3~19mm
较大尺寸:2440 mm×5000mm
较小尺寸:600mm×400mm
较大曲率半径:300mm
质量: 符合GB15763.2-2005中国国家标准。
钢化玻璃 - 特点
化学钢化玻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一般是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钢化。其方法是将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硅酸盐玻璃,浸入到熔融状态的锂(Li+)盐中,使玻璃表层的Na+或K+离子与Li+离子发生交换,表面形成Li+离子交换层,由于Li+的膨胀系数小于Na+、K+离子,从而在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到常温后,玻璃便同样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其效果类似于物理钢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