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省市在招收拳击运动员时非常严格,都是条条框框的生搬硬套,身高臂长,还要看你的牙齿,眼睛等, 还要看你父辈母辈有无病史,做什么的。达马托在监狱里发现的泰森时他的身体条件也并不是十分出色,身材也不高大,手臂也不长,且眼睛还有些近视,他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只是被他打拳的风格深深吸引,并毛遂自荐的担当起了泰森的监护人兼教练。国内的一些业余拳击手都不愿从事职业拳击,他们宁愿退役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也不愿冒险从事职业拳击。奥运冠军邹市明北京奥运会也非常渴望自己从事职业拳击,但是非他所能如愿。。帕克奥在职业拳坛的影响力远远不止这些,他鼓舞了菲律宾整个国家,成为国家偶像,民族精神支柱。奥运后的邹市明除了中国的一些铁杆拳击知道和国外的一些大/牌教练经纪人知道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奥运冠军了。
在我身边就有几个十五六练习拳击的,他们也非常热爱拳击,初中毕业后便来了,打职业拳击吧,他们还未成年,不容许参加,而国内的业余拳击均已省市行业体协为单位,要想参加业余拳击赛,除非加盟哪个专业队,我想随着今后拳击发展,国内的业余拳击比赛不仅仅限于省市体协单位的专业队,只要他们有一定的技战术水平,身体条件健康,也可以个人参加,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的机会,国内的业余拳击手的培养也不仅仅限于体校省队,和国家队,个人,俱乐部也可以培养业余拳击运动员。
3、只攻不守:有些练习者不注意防守技术的训练,只会功,不会守,这是很不对的。因为在对抗中,对方是一个活的人,他会反击,会看出你的弱点,也会引诱你消耗体力。拳击的高度技巧性可以主要体现在防守与防守反击上。初学者先学好防守,防守是进攻的基础与出发点。有巧妙的防守,也有莫测的进攻,才是优秀拳手应具备的缺一不可的两大技术要素。最吸引人的技巧莫过于巧妙防守后的漂亮一击,这才能体现拳击的艺术性。
4、消极防守:还有一些初学者一见对方进攻,就远远避开,躲避是必要的,但一味躲避,远远的躲避却是消极的,你躲的远对方当然打不到你,而你也打不到对方。这样无助于技术的提高,就不能培养出你无谓的气概与精神。应明确退是为了进,是为了寻找战机,创造攻击机会。
5、步法呆滞:拳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运动员铃声一响就冲上前胶在一起,打的难解难分,弄的两败具伤,或者体力优者胜,这种硬拼到底的打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提倡战略战术,想移动就移动,战术才会多变。移动可以避开对方的攻击,可以寻找时机,你打出一拳,本可以击中对方,但由于没有向前,或右移动一点,而失去了战机,这就是长说的脚慢手不快,手短进步短之根本原因。另一种情况就是,脚已跨出去了,落地了,拳才出去,这样就会暴露你的攻击意图。
6、防守动作幅度过大:初习者一见对方攻击由于紧张、往往害怕,格不开对方的攻击,而用力大幅度去拨,这样只是白费力气,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需格挡身体切线之外,擦身而过最/好,若遇力大的攻击,不应单靠手臂的格挡,而应与闪避,移动等身体步法巧妙的结合起来进行防守动作幅度尽量小些,这样,及能保存体力,又利于保持平衡。快速反应首先要看清对方的攻击路线和动作,对时间的与空间的判断要准确,不要惊慌失措。当然,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7、过多的动:灵活多变的步法移动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无目的的移动,会无谓的耗费体力。移动应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防守或抢攻,不要盲目乱动,应多观察,以静制动,争取休息与放松的机会,这样才能持久。移动应以滑动为主,脚低轻擦地面滑动,不应跳动,如果在移动中,脚离地跳起很明显。重心起伏大,即影响速度,又易疲劳。移动是应用前脚掌,如全部着地移动,则步法沉重,即费力有不快。
8、身不活:有些拳手在训练中,腰部转动过于死板,没有配合手腿的动作,正确的出拳应是力从脚起,依靠蹬地转腰的力量,把拳击出,而不是单凭手臂的力量出拳。腰是轴,身法的关键在于腰,身法的灵活闪转吞吐在于防守与进攻中都有重要意义。
9、暴露部位大:有的在双方接触前尚能保持正确的预备姿势,可一接触一紧张就不步法凌乱,如果把整个身体的正面暴露无余,这样就很容易挨打的。所以,在平时训练时,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