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操作步骤及方法
第’一步:无菌操作(洗手、穿戴口罩、帽子、手套)第二步:术区消毒、铺巾 第三步:再次确认穿刺部位 第四步:局部浸润麻醉 第五步:定位穿刺,方法:左手定位后,右手 持带注射器(内抽取1-2ml0.9%NS)的穿刺针 ,带负压逐渐进入,当进入后见血,并且确定为静脉血(颜色较动脉血暗淡,往内推无压力) 第六步:置入导引钢丝,方法: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置入导引钢丝 ,退出针头 第七步:扩皮, 方法:沿导引钢丝扩皮,退出扩皮器 第八步:置入导管,方法:沿导丝将深静脉导管插入血管内,置管深度13-15cm,并撤导丝,直至导丝末端露出时迅速夹闭导管,以防止空气进入引起栓塞。
穿刺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主要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预防措施有: 1,Allen’s试验阳性者应避免桡A穿刺置管; 2,注意无菌操作; 3,尽量减轻动脉损伤; 4,排尽空气; 5,发现血块应抽出,不可注入 6,经常用肝素盐水冲洗; 7,发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有缺血时,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可手术探查, 取出血块。
穿刺管的应用
穿刺手术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 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尖并夹持橡皮管(一次性腹穿包的橡皮管末端带有夹子,可代替止血钳来夹持橡皮管)。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当患者腹水量大,腹压高时,应采取移行进针的方法(皮肤与腹膜的穿刺点不在同一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