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的文化底蕴
三、诗画的情味
文学是时刻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象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跋涉中领 会赏识,故园林是时空归纳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能充分地掌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类别之间的举一反三,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整体 到部分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味,这即是一般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只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地、场景在园林中以详细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许运用景名、匾额、楹联 等文学方法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并且还在于学习文学艺术的规矩、方法使得计划描绘颇多相似文学艺术的布局。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造和赏识的一个重要美学领域,也即是说把片面的豪情、理念熔铸于客观日子、景象之 中,然后引发鉴赏者相似的豪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取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只经过视觉官能的感触或许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造、神话传说、前史典故等信 号的感触,而且还经过听觉、嗅觉的感触。
苏州园林中的光线设计解析
苏州园林中的光线设计是十分巧妙和丰富的。实际上,在建造苏州古典园林的时候,我国是没有系统的建筑理论的。工匠只是根据现场的观察、感受来建造。所以很多视线或光线、通风上的东西就特别经典。古人热爱自然,想在自己的宅院中建造“自然景观”的园林,然而这又是人工的,所以古人在建造时就希望把自然的元素引进来,把它作为园林中的空间元素,和亭台楼榭、山水花木一起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设计手法,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用一堵白墙,旁边只植了一棵树,形成一个院子,任树影随光线的变化在墙上移动行走,他又在墙上印了一个章,宛若一幅水墨画,还是时刻变化的水墨画。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在楼梯的前方,有一堵很高的墙,让人的视线在这里停止,水如瀑布一般从墙上泻下来,一直流到楼梯下方,犹如一汪活水倾泻而下。水中有一些植物,顶上有光洒下。这是用活了苏州园林的精华。光、水、绿色的植物、声音,更可贵的是,传统和现代的东西结合起来,分外的美丽。
江南庭院的色彩使用
江南庭院的庭院亭子、廊、假山、拱形门、等用的都是天然的木材和石材,褐色亭廊、灰色的假山,白色的墙壁都是江南庭院中常用到的色彩,这样的色彩与庭院中绿色植物搭配更能体现出江南水乡的古色古香。
在江南庭院的设计中,园路以红色花岗石冰裂纹拼铺,亮面的花岗石是现代建筑常用的材料,冰裂拼法是江南古典庭院中常用的工艺方式,两者结合使得传统与现代巧妙相融,体现了设计感又不失现代中式的风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