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多元化民生用电,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
建设低碳、环保、便捷的以用电信息采集、需求响应、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智能家居为特征的智能小区、智能楼宇、智能园区;探索光伏发电等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推动用户侧储能应用试点;建立面向智慧城市的智慧能源综合体系,建设智能电网综合能量信息管理平台,支撑我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建设行动计划。
近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的广泛使用。然而据科学推算,化石能源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接近枯竭:石油储量将在2050年左右耗尽,天然气最多还可以用65年,煤的储量多些,但最多也就再供应不足200年。化石能源的短缺和供给的中断,必将深刻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世界局势。事实上近10多年来,世界许多地区的冲突和战争都是因争夺能源而引发的。
为了有效应对化石能源耗尽所带来的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如风能、核能、太阳能以及生物燃料等。然而,不论是不可再生的还是可再生的能源,很大一部分都必须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特别是随着化石能源的耗尽,未来能源最主要的形式将是电能。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进高效、清洁环保、开放互动、服务民生等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现能源革命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全面体现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促进集中与分散的清洁能源开发消纳;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构建友好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发挥智能电网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作用,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