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潜龙出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人们吃油,都是提着空瓶去粮店买个一斤豆油或两斤菜籽油。在十几年前,几乎谁也不敢想像中国小包装油会有什么市场。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企业纷纷上马,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油源开始不能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这一阶段中国还没有小包装食用油,市面上到处充斥的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最初进入我国市场的主要是成品油,如棕榈油、菜籽油、黄豆油、调和油等等,都是以散装油或190公斤大铁桶包装为主。 80年代末,发迹于马来西亚的亚洲著名跨国企业郭氏兄弟集团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考察,认为小包装油在中国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最终下定决心于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然后郭氏兄弟集团把在中国的食用油企业,统一用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的旗号,嘉里粮油成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小包装食用油的企业。 90年代初期,中国老百姓对小包装食用油还很陌生,主要是受阻于高昂的价格。嘉里粮油在初期完全以一种培育市场的心态耐心地度过几年效益低迷阶段。我们得承认,在打造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嘉里功不可没。最终打开中国老百姓的腰包,使小包装食用油被国人接受,嘉里采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小包装食用油以单位发福利的形式用团购方法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用“福利油方法”打开市场缺口。 现在大家感觉很正常的营销战术,但在10年前,却不容易被想到。1990年,面对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小包装食用油的局面,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事情,那时,嘉里粮油总经理李福官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准备用三年时间,投入2000万的资金敲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大门。一年下来,销量达3000吨。通过思考和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用品的习惯,这是中国的特色,而正是这个特色,使小包装食用油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嘉里粮油开启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大幕,他们是行业的制造者,并在以后十几年的市场实战中,一直也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经过20年的发展,金龙鱼系列产品涵盖了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杂粮、豆乳、调味品、餐饮粮油等八大领域,旗下16个品牌在金龙鱼的带领下,都已成为每一个专业领域内公认的领先品牌,为消费者的健康餐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凭借金龙鱼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其母公司丰益国际继2012年3月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食品生产行业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榜首后,2012年7月荣登《财富》世界500强223位[2] ,较2011年大幅跃升近百位,跻身全球三大粮油集团。2015年3月,作为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美食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独.家战略合作伙伴,“2015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协办单位和唯.一使用粮油产品,与中国烹饪协会一起携20位中国烹饪大师踏上中国美食申遗的巴黎征程,5月18日,金龙鱼再次携手中国烹饪协会在中国扬州隆重举办“美食江湖英雄会,八大菜系助申遗”大型活动,首.次整合八大菜系领军大师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为推动中国美食申遗和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嘉里粮油在中国生产“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和“手标”等16个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其中,“金龙鱼”家喻户晓,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嘉里粮油 (深圳)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以上企业小包装食用油系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开发、渠道建设和管理、营销策划及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和咨询服务,从事粮油、食品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公司。公司已经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成功实现对13个品牌的统一管理。
中国业已加入WTO,粮油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凭借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实力,遵照国际标准,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准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上不断提高,在中国乃至全球粮油市场上大显身手!